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常見問題解答
5.干涉儀在儀器中的作用如何?實現其性能的要點是什么?立體角鏡解決了什么樣的問題?
干涉儀是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將光源發出的光通過分束器分成2束,分別到達動鏡和定鏡,通過動鏡的移動進行傅立葉變換,產生干涉信號,因此干涉儀的穩定性是決定儀器的穩定性的關鍵。
實現其性能的關鍵是動鏡在快速運動過程中光路不能發生偏轉,如發生偏轉,定鏡與動鏡的光路干涉信號降低,儀器的靈敏度降低。同時干涉儀應具有抗振能力。
常規干涉儀的動鏡和定鏡都是平面鏡,只有垂直光路才能保證反射光路穩定,但這一點是很難保證的。立體角鏡的3個鏡面都是互成直角,只要光到達其中任何一個鏡面,根據法線反射的原理,反射光路永遠穩定,這也是布魯克的專利。
6.分束器在儀器中的作用如何?實現其性能的要點是什么?低羥基石英玻璃材質有什么優勢?
干涉儀是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的核心部件,而分束器則是干涉儀的核心部分。其在儀器中的作用是將光源發出的光分成兩束,這兩束光通過動鏡和定鏡的作用產生傅立葉變換。
分束器的光學參數決定其性能,也就是說如果在近紅外譜區最好使用在該譜區光學性能最好的分束器,如低羥基石英分束器(譜區范圍25,000-3,300cm-1),加上近紅外光源和近紅外檢測器,光譜最佳范圍是15,500-3,500cm-1,正好含蓋近紅外譜區(12,800-4,000cm-1),是世界公認的最佳近紅外分束器。
近紅外與中紅外都是對OH敏感的譜區,低羥基石英玻璃材質對該譜區的光衰減小,通透性好。另外,石英玻璃的物理、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對檢測環境的適應性很強。
7.數字式檢測器與模擬檢測器在儀器整體性能及操作方面的差異如何?
數字式檢測器是在檢測器上直接進行A/D轉換,產生的數字型號送到計算機,數字信號傳輸過程穩定,不受周圍電磁波的干擾,布魯克公司使用24位A/D轉換,數據精度高,以上措施提高了儀器的信噪比。
模擬檢測器是將模擬信號直接傳遞到計算機或儀器內部的控制板,再經過A/D轉換,傳輸過程容易受到周圍電磁波的干擾,一般使用的為16或20位A/D轉換,數據精度不高,儀器的靈敏度差。兩種檢測器的性能在實際應用中的差別非常明顯。
8.背景在檢測中有什么作用?鍍金背景有什么好處?為何要內置?
背景就是空白,應該是沒有任何吸收和反射衰減的材料。因為直接測定樣品吸收多少光是無法實現的,用背景先測定全反射(“0”吸收)的光譜,測定樣品的反射光譜,用背景的全反射光譜扣除樣品的反射光譜,即得到樣品的吸收光譜。
鍍金材料對紅外反射效率高,幾乎是100%反射率,而且容易清洗,不容易氧化和污染。內置背景自動測定的優勢是保證背景這一影響檢測結果的關鍵部件不受污染,不受到物理損壞。
9.積分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積分球和采樣光斑的大小有何意義?
積分球是將樣品反射的光全部收集,提高信號的強度;同時對不均勻樣品的反射光具有平均效果,消除基線的漂移。
積分球大,采樣光斑才能大;積分球大,對反射光的平均效果好,消除基線漂移效果好。另外,采樣光斑大,采樣量就會大,采樣代表性就會好,測量準確度也相對會更高。
10.為什么說大的積分球和光斑對檢測大顆粒及非均勻樣品更有利?
大的積分球和光斑測定大顆粒及非均勻樣品效果更好的原因是大積分球平均反射光的效果好,消除由于不均勻顆粒表面的反射造成基線漂移效果好。大光斑可以照射更多的樣品,數量多,采樣的代表性就好,實驗結果的準確度和重復性都好。
11.積分球的材料選擇鍍金有何好處?
鍍金的積分球反射率高,采集光譜的信號質量好,穩定不易氧化。我們曾試用鍍鋁材料的積分球,但是反射率不理想并且長時間使用后容易被氧化,儀器總不能達到理想狀態。選擇鍍金材料雖然成本提高了,但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在提高儀器整體性能方面價值明顯。
12.樣品杯選材有何要求?為什么每個樣品杯的光學性能要一致?
樣品杯選材使用的光學材料應該是低OH石英,即光學性質最好并且最穩定的材料。
如果每個樣品杯的光學性能不一致,同一個樣品在不同的樣品杯上的測試結果會不同,影響數據的真實性。如果只用一個樣品杯測樣,效率太低,而且操作會很煩瑣。
13.儀器狀態實時監控能夠解決哪些可能出現的問題?
儀器狀態實時監控分為兩部分內容:
a)監控儀器內部的各種性能指標是否滿足實驗要求,及時發現儀器本身出現的問題。如果儀器性能指標不滿足實驗要求,盲目做樣,測試結果必然是錯誤的。
b)實時監控儀器所使用的附件是否正確,避免儀器故障;也避免出現因為所用附件不正確造成測試結果錯誤。
這也是ISO和FDA對儀器的規定性要求。
干涉儀相關文章:干涉儀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