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項目實物期權價值評估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種使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RFID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將對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產生革命性影響。
目前普遍采用3種方法評估RFID項目價值:① 由專家或RFID實際應用者主觀推測;②分析RFID應用案例,推算項目價值,如HARD—GRAVE 對應用RFID和沒有應用RFID的商店進行了對比研究,許多應用報告或白皮書都用這種方法給出了定量評估結果;③先研究RFID如何影響系統的運行特性,再看運行特性的改變如何增強決策和運作有效性,最后給出評估結果,如MIT的SUBIRANA等 基于詳細的時間一動作過程,研究了RFID在倉儲管理中的收益。這些研究對RFID項目的價值評估做了有益探索,但目前的研究卻大多基于傳統的DCF方法,未能充分考慮RFID技術的柔性,也忽視了RFID賦予企業對有價值的增長機會進一步投資的權利,因此有可能會得出錯誤的評估結論。鑒于此,筆者將實物期權方法引入RFID項目評估,以期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新的視角。
1 項目不確定性分析
標的資產為非金融資產的期權稱為實物期權。實物期權的興起源于學術界和實業界對傳統投資評價技術的置疑,MYERS首先指出,當投資對象是高度不確定項目時,傳統凈現值理論低估了實際投資的價值。基于RFID技術的供應鏈管理項目存在如下不確定性。
(1)企業內生的不確定性。這可能是源于下述風險:企業沒有能力資助RFID項目后期巨額投資;企業IT基礎架構、技術水平和項目實施經驗等不足以保證RFID項目順利實施;員工因工作機會可能被RFID技術剝奪等顧慮而采取不合作態度,甚至引發勞資糾紛,使項目擱淺。此外,還有供應鏈伙伴不信任、不合作等風險。
(2)競爭的不確定性。如競爭者先發制人,率先引入RFID項目,取得品牌效應提升等先行者優勢,而給本企業的RFID項目收益帶來影響。
(3)市場的不確定性。它主要包括:①標準不確定性。RFID還沒有統一的全球標準。② 消費者態度不確定性。RFID可能帶來的對個人隱私權的侵犯及磁場污染和廢棄標簽處理等環保問題而影響消費者對RFID技術的接受度。③技術不確定性。如RFID設備供應商生產技術、標簽封裝技術及中間件技術等的不確定性。④數據安全不確定性。RFID系統涉及標簽、讀寫器、互聯網和數據庫系統等多個對象,除了面臨RFID病毒等與計算機網絡相同的安全缺陷外,還有標簽安全、網絡安全等安全問題。⑤RFID軟硬件價格不確定性。⑥網絡外部不確定性。RFID項目價值隨采用RFID的組織數增加而提高,但未來實施RFID項目的組織數具有不確定性。
2 項目嵌入的實物期權類型
進行實物期權評估時,首先必須識別可能嵌入的期權類型。在基于RFID的SCM項目中,可嵌入多重期權。
(1)延遲期權。RFID項目具有較高不確定性,因此在得到更充分的信息前,等待應用RFID技術的價值可能超過立即應用RFID技術的價值。如在RFID標準非常重要的應用上,等待RFID技術成為行業標準有著明顯的期權價值。
(2)分階段投資期權。分階段投資能顯著降低項目開發風險,增加項目價值¨ 。著名IT系統項目論證與決策機構Gartner公司將RFID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分成3個階段:①企業在內部采用RFID技術,以驗證RFID技術能夠應用于某種企業環境中;②將RFID系統讀取的數據整合至傳統業務流程,由于是用新技術來適應傳統應用,沒有業務流程創新,因此很難獲得高的投資回報;③以RFID技術為核心設計業務流程,這時才真正體現出RFID技術的商用價值。
(3)改變運營規模期權。企業投資RFID技術,可首先在集裝箱或托盤級別使用,然后再擴展到大規模的單品級別,從而使RFID應用從小規模向大規模發展。
(4)增長期權。RFID技術在供應鏈中的應用可分為閉環應用和開環應用兩種,閉環應用是指在企業內部使用,開環應用是指應用于整個供應鏈。閉環應用可回避行業標準及與外部合作伙伴同步等問題,是較好的入門選擇;開環應用則可帶來更高收益,但實施難度和成本也大。早期閉環應用可看作是為企業帶來未來開環應用的機會,賦予了企業增長期權。
(5)創新期權。RFID技術可帶來業務創新、產品創新等創新機會,企業可根據條件的變化,在適當時機決定是否采用RFID技術進行創新活動,從而使之具有了創新期權。
(6)學習期權。RFID系統首先在某些部門實施,可以為將來的全面實施積累寶貴經驗,為管理者下一階段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7)轉換期權。RFID資源重組或轉換也有價值。RFID項目實施與企業研發、信息、財務及市場等多個部門相關,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改變RFID系統的產出或在產出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系統投入。
(8)放棄期權。根據新的信息變化回撤項目的選擇權增加了RFID項目價值。在RFID項目早期決策中,還要考慮和評估出售RFID基礎結構的可行性及部分回收投資的可行性。RFID項目不同階段的主要不確定性有所不同,擁有的主要期權類型也有所不同,基于RFID技術的供應鏈管理項目嵌入的實物期權如圖1所示。
3 項目實物期權評估構架
根據實物期權評估思想,建立了基于RFID技術的SCM項目的實物期權評估構架,如圖2所示。模型分4個子模塊。
模塊1。基礎數據庫建立。建立包含基于RFID技術的供應鏈管理項目的經濟、技術和環境基本數據的數據庫模塊,其基本結構如圖3所示。數據庫中的信息可通過對宏觀環境和RFID市場的調研得到。
(2)模塊2。投資場景設定和模型參數計算。
首先根據未來的不確定性設定可能的投資場景,從而對待選投資方案做出初步設計。如圖4所示,分為3個步驟:①定義RFID投資項目,確定投資的目標和要求,并從技術、組織和經濟等方面界定投資假設,辨明投資不確定性;②針對不確定性因素,識別相應的實物期權,這些期權經過選擇后,最終有可能進入待選投資方案,稱之為潛在期權;③識別各階段主要不確定性因素,并結合對未來收益、成本等的主觀估計,確定若干由多個潛在期權組成的期權序列,即待選投資方案。在此基礎上,使用基礎數據庫中的初級數據和經過處理的次級數據來計算和估計價值評估中的各項參數,如RFID項目的投資收益、成本、時間及收益的不確定性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