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藍牙技術的連接層保護機制分析

        藍牙技術的連接層保護機制分析

        作者: 時間:2011-04-11 來源:網絡 收藏

        藍牙特殊利益組織(SIG)花了相當多的時間來開發安全模式作為連結層級的,例如128位元加密,裝置認證以及授權等,但是如果要達到最高的信任要求,應用開發商或者IT組織必須在連結層級安全上增加應用安全,以便實現端對端的保護。由于藍牙通訊距離短(只有10米),而且有自動電力調節機制來限制信號半徑,因此想進行遠程攔截并不容易。不過,Class 3電波可以把藍牙的接收距離增強到100米。

        的認證與加密服務由提供。認證采用口令--應答方式,在連接過程中,可能需要一次或兩次認證,或者無需認證。認證對任何一個藍牙系統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允許用戶自行添加可信任的藍牙設備,例如,只有用戶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才可以通過用戶自己的手機進行通信。藍牙系統采用流密碼加密技術,適于硬件實現,密鑰長度可以是0、40或64位,密鑰由高層軟件管理。藍牙安全機制的目的在于提供適當級別的保護,如果用戶有更高級別的保密要求,可以使用有效的傳輸層和應用層安全機制。

        藍牙裝置可以與經過認證的一方進行雙邊連結,或者是永久性連結(稱為pairing,配對聯機),這樣一來受信賴的一方就不需要每次都要經過認證流程(比如耳機與電話之間)。藍牙安全最弱的一個環節,是在裝置的配對聯機(pairing)上。配對聯機會使用裝置上的藍牙地址(由制造商設置的固定地址)與個人ID號碼(PIN)來創建一個連結鎖鑰。在配對過程中,黑客有可能會猜中過于簡短的PIN,進而得知連結鎖鑰,并竊聽一切對話,或者是捏造一個裝置添加到配對中。

        目前還沒有聽過有什么樣的藍牙安全漏洞,不過有個著名程序可以借助測試地址序號來檢測裝置的存在。假以時日,這個軟件將有機會暴露裝置地址,并試圖進行聯機。不過雙方還是得擁有共通的PIN號碼,黑客才能夠進行攻擊。正如所有的系統一樣,技術越成熟,使用者與開發人員越多后,漏洞曝光的速度就會越快。IT組織應該研究藍牙裝置的安全功能,并指導客戶如何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一般來說,除非經過實證,否則不宜用藍牙進行高度機密資料的傳輸。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新和县| 陆川县| 枝江市| 常山县| 团风县| 景德镇市| 崇州市| 南岸区| 九寨沟县| 西华县| 新郑市| 阿拉善盟| 德江县| 齐河县| 碌曲县| 县级市| 永定县| 灵丘县| 安溪县| 龙山县| 无极县| 乌审旗| 蒙阴县| 兴文县| 陇西县| 蛟河市| 阿巴嘎旗| 光泽县| 象山县| 丹江口市| 全州县| 秭归县| 韶山市| 遂平县| 绥棱县| 平泉县| 麻江县| 嫩江县| 无极县| 蓬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