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公交場站安全監管系統
(1)RFID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縮寫RFID)或稱電子標簽,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
公交停車場站安全監管系統中應用了大量RFID識別技術,對進出停車場站的車輛、駕駛員均配備了RFID電子標簽進行識別,做到了對車輛、人員所在位置、具體行為的有效監管。
(2)公交停車場站安全監管系統平臺技術分析
公交停車場站安全監管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獲得了靜態的身份識別信息以及動態的傳感信息,系統將收集到的各種數據通過網絡匯總到監管中心綜合平臺進行統一分析處理。
公交停車場站監管系統數據庫中預先保存大量的信息,包括:公交車輛的牌照(自編號)、車型、顏色、車輛狀態、車輛行駛線路、駕駛人員等信息;公交調度業務調度排班系統對車輛、人員出入停車場站提供計劃數據。場站監管系統與業務調度排班系統進行自動比對分析,如有排班系統規定時間范圍外的公交車輛、人員進出場站則立即彈出警示信息,提醒監管人員對違規行為進行處理。
總結
公交停車場站安全監管系統使用了大量物聯網技術,而這些新技術改變了原有人防為主的監管流程,將公交生產業務系統與技術防范工具有機的結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事故發生率。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物聯網公交場站管理系統將成為公交業務發展的必然趨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