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固定資產及倉儲管理系統
摘要:提出了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固定資產及倉儲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法。本系統運用射頻識別技術來解決資產盤點中由于信息失真和滯后引起的實物與賬目不符、資產閑置浪費等問題;可依據實際情況,采用快速折舊算法來完成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工作,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性。系統在軟件設計方面,采用了C/S、B/S相互結合的設計方式,十分方便系統的查新和維護。
關鍵詞:射頻識別;物聯網技術;平均折舊法;加速折舊法
0 引言
固定資產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企業產生效益的源泉,關系到企業的運營與發展。企業科學管理和核算固定資產,有利于促進企業正確評估固定資產的整體情況,提高資產使用效率,保護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目前,固定資產及倉儲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資產變動過程中信息的失真和滯后引起的實物與財務賬目不符;折舊計算工作繁瑣費時;存在大量的重復購置與閑置浪費等情況。物聯網技術作為信息通信領域的又一次技術革命浪潮,在充分融合互聯網技術與移動通信技術的基礎之上讓所有物品能夠在物聯網范圍內進行連接與通信,從而提升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相關系統在物品自動識別、實時定位、質量追蹤和監控管理等方面的優勢。
本系統主要采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來完成資產管理,RFID是一種利用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信息的技術。這種融合了物聯網技術的固定資產與倉儲管理系統能夠提高資產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單位健康發展。
1 技術背景
RFID是無線電方面的自動識別技術的具體應用與發展,該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在移動、靜置或惡劣環境下對各類物品或設備等進行自動識別和管理,方便相關人員的管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RFID技術已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不同程度的應用。
依據發送射頻信號方式的區別,RFID標簽可以分為主動式(有源)和被動式(無源)兩種。主動式電子標簽可主動向讀寫器發送射頻信號,通常由內置電池供電,又稱為有源電子標簽;被動式標簽不帶電池,又稱為無源電子標簽,其發射電波及內部處理器運行所需能量均來自閱讀器產生的電磁波。
RFID系統根據工作頻率的不同,可以分為高頻和低頻系統。高頻系統一般指工作頻率大于400 MHz的系統,高頻系統主要應用于讀寫距離較長、讀寫速度較高的場合,如停車場管理系統或人員實時定位系統,其基本特點是存儲的數據量較大、讀寫距離長等;低頻系統一般指其工作頻率小于30 MHz的系統,低頻系統多用于距離短、成本低的應用中,如門禁控制、貨物跟蹤、物品監管等,其基本特點是系統成本低,射頻卡外形多樣(卡狀、環狀、鈕扣狀、筆狀)、對閱讀天線的方向性要求不高,但其不足之處在于標簽內保存的數據量較少、閱讀距離較短(典型閱讀距離為10 cm)。
本系統采用433 MHz高頻主動式(有源)標簽。
2 系統結構設計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固定資產及倉儲管理系統由讀寫器和RFID標簽組成。讀寫器接收RFID標簽發出的數據,通過網絡上傳到軟件平臺,同時也可以根據軟件平臺的要求改寫RFID標簽中數據的內容;RFID標簽發出數據信息,包括資產設備的必要信息等。一個讀寫器可以接收多個標簽的數據;每個RFID標簽發出的數據可以被多個讀寫器接收,兩者形成MESH網絡。其系統設備組網示意圖如圖1所示。
本系統主要包括RFID標簽、數據讀寫器和軟件平臺。其中,RFID標簽選用433 MHz高頻有源標簽,可以發送和接收數據;數據讀寫器可接收臨近的RFID標簽的數據,并通過GPRS/4G/3G等無線方式上傳至軟件平臺,也可以接收軟件平臺的命令,下發命令到RFID標簽;軟件平臺主要是對標簽所傳的數據進行處理、去除冗余、存儲等操作,供用戶查詢,或下發命令。
RFID標簽主要包括處理器模塊(MCU/CPU)、CC1101無線模塊、電源模塊等,其內部結構如圖2所示。電源模塊向處理器模塊、無線模塊供電;當標簽接收信息時,無線模塊首先接收數據信息并傳遞給MCU/CPU,MCU/CPU修改E2PROM中的數據信息,以達到數據修改的目的;數據發送時,無線模塊發送的內容也由MCU/CPU中的E2PROM得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