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設計應用 > 野戰單兵搜救系統亮相 40秒內搞清“傷員”信息

        野戰單兵搜救系統亮相 40秒內搞清“傷員”信息

        作者: 時間:2011-06-16 來源:網絡 收藏

          日前在首屆泛亞太軍事醫學大會上首次對外軍“亮相”的《》,軍醫根據手持機接收到求救信號,很快就可以定位傷員。通過手持機讀取傷票卡里的信息,軍醫可以在40秒內搞清戰士的個人信息,包括血型、藥物過敏史等,并通過手持機觸摸屏菜單輸入傷情。然后,系統會自動對傷員作出傷情評分。這一信息也將通過軍醫的手持機發送到野戰醫院,整個過程僅需1分半鐘。

          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傷員”被快速精確定位,軍醫輕點手持機幾秒內完成“傷情”數據讀取和遠程發送,野戰醫院根據收到戰救信息提前完成大批量“傷員”的救治準備……日前在首屆泛亞太軍事醫學大會上首次對外軍“亮相”的《》,被34個國家和3個國際衛生組織的120余名軍事醫學專家和官員稱贊為國際一流水平。

          《》是全軍“十一五”重大科研項目,由85醫院副院長連平完成。這一系統的終端是一塊“腕表”,里面存有記錄官兵部別、血型、藥敏等個人基本信息的傷票卡和生命體征監測裝置。當一名戰士受傷后,血壓和脈搏迅速下降。“腕表”里的生命體征監測裝置“讀到”他微弱的脈搏后,就會自動發出報警信號。

          據悉,野戰單兵搜救系統中的關鍵———在2009年就榮獲了“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傷票是用來記錄戰場傷員傷情和救治過程的醫療后送文件。原來,部隊都是使用人工填寫的紙質傷票,不僅效率低下容易出錯,而且遇到夜間、雨天等特殊條件基本無法使用。

          2005年,擔任全軍衛生信息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連平開始構想應對未來信息化作戰條件下傷員傷情與救治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傳輸的新模式。2006年,他系統性地提出了我軍戰場傷員搜救信息鏈的建設方案。隨后,“鏈系統”中的“”率先啟動研制。連平聯合軍地科技力量合力攻關,歷時3年,經過數百次試驗,在許多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獲得9項國家發明專利。2009年初,“”通過國家軍隊檢驗檢測、技術鑒定和裝備定型評審,成為我軍首次配發部隊的衛生信息技術裝備。

          隨后,連平帶領課題組著手研制“單兵搜救系統”。該系統需要融合射頻識別、生物傳感、物聯網、無線通信、無線電測向、地理信息、數據庫、電子傷票、急救醫學等多種技術手段,可以解決在復雜多變的戰場環境下快速并精確定位傷員、實時感知生命狀態和掌握傷員身份之三大信息問題。

          據了解,《野戰單兵搜救系統》研制成功不僅顯著地提高野戰條件下我軍衛勤保障效能,還可以廣泛地應用于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救援、國際維和等任務。該成果實現了我軍戰救技術上的“四個轉變”:傷情記錄由“紙質化”向“數字化”轉變;傷情傳輸由“人工傳遞”向“無線速傳”轉變;傷員傷情信息由“被動報知”向“主動感知”轉變;傷員搜索由“概略搜尋”向“精確定位”轉變等的本質性轉變,填補了我軍軍事技術的空白。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封丘县| 寻乌县| 肇源县| 东台市| 刚察县| 当阳市| 绿春县| 黄石市| 新宁县| 阳西县| 富宁县| 资阳市| 兴国县| 来安县| 曲周县| 渭源县| 武穴市| 杭锦旗| 海城市| 庆阳市| 固镇县| 阿勒泰市| 晋宁县| 临安市| 大埔区| 广丰县| 巴中市| 河西区| 桃江县| 班戈县| 壶关县| 普陀区| 鲁山县| 五指山市| 宜宾市| 郁南县| 四川省| 宜州市| 新田县|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