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設計應用 > 淺析共纜一線通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淺析共纜一線通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作者: 時間:2009-07-08 來源:網絡 收藏

          安全防范是以防為主,對有可能產生危害的行為、事件提前預防,及時發現處理和事后取證。的出現,不需要增加電纜數量,采用新的頻分和時分傳輸使系統可以實現視頻、雙向音頻對講、雙向聯動、事故預防功能。新的應用可以在一根電纜上實現傳輸多路視頻、雙向音視頻、雙向聯動、RS485信號、電話信號、消防信號等。這項技術的應用可以把安防行業中最主要的兩部分結合在一起,使被動的監控、報警轉變為主動的預防,音頻廣播和報警聯動控制,實現互動。

        技術的“前世今生”

        眾所周知,有線電視可以通過一根電纜將電視臺的多個頻道電視節目在電視機上清晰顯示出來,這種成熟技術應用到安防中就是技術。

        早在本世紀初,開始有人用有線電視的調制解調器應用于監控系統,后來出現了專用于監控的共纜一線通產品。通過一根電纜不僅可以將前端多個攝像機音視頻信號傳向監控中心,還可以從監控中心反向傳輸RS485云臺控制信號。

        這種基于頻分(頻率分配)的技術就是將攝像機輸出的0-8MHz音視頻信號調制到49.75MHz-860MHz以上頻段,每8MHz帶寬調制1路信號,各路音視頻調制信號混合到一根電纜上傳輸,在終端解調器解調出來音視頻信號。在終端將RS485信號調制到38MHz,反向傳輸到前端。

        共纜一線通的特點是信號樹形傳輸結構,使監控點信號就近接入,正向傳輸音視頻信號,反向傳輸485控制信號,高頻調制使其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可以節省電纜和工時費用,便于系統升級改造。

        對比寬頻共纜“一線通”監控和傳統模擬監控的一些優勢

        1)布線繁瑣、施工復雜:一根同軸電纜只能傳輸一路視頻信號,布線繁瑣,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長;

        2)傳輸受限、極為不便:標準傳輸距離為300米,無法實現長距離傳輸,加視頻放大器使噪聲加入并放大,圖像質量無法保證;

        3)不易擴充、難于維護:添加監控點需重新布視頻電纜,施工極為不便。由于所布電纜過多,維護起來非常麻煩;

        4)控制傳輸、另布電纜:無法實現雙向傳輸,需單布RS485控制電纜,使原本復雜的系統更加繁瑣;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洛川县| 北辰区| 东源县| 鄂托克前旗| 保山市| 三都| 辽中县| 万全县| 门头沟区| 岢岚县| 寿光市| 余姚市| 久治县| 犍为县| 铅山县| 杭州市| 精河县| 萍乡市| 北辰区| 三门峡市| 赞皇县| 儋州市| 深州市| 利津县| 洛南县| 阿鲁科尔沁旗| 大方县| 汝南县| 万源市| 长子县| 鄂托克旗| 麻城市| 白水县| 亚东县| 梓潼县| 平乐县| 衡阳市| 三门峡市| 双柏县|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