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Camera監控系統的視頻性能及動態分析
還有一種方案是采用MCU(ARM核)+DSP。由于ARM采用RISC指令集,適合處理控制代碼,對視頻編解碼則力不從心。DSP則能彌補ARM的不足,其運算能力能夠滿足人們對視頻流暢程度的需求。這種方案的思路是發揮ARM核的控制作用和DSP處理器的處理能力。但是,研發人員需要對MCU和DSP這兩套代碼進行掌握和維護,研發成本和對研發人員的要求都比較高。
顯而易見,如果能夠有一種處理平臺,將MCU和DSP的性能融合起來,不但能克服ARM核+DSP所存在的瑕疵,同時能保留兩則的優勢特性。Blackfin處理器平臺正是這樣的匯聚平臺,它給視頻監控產品開發帶來了新的力量。匯聚處理器將MCU和DSP的性能融合在一起,在單核上對uCLinux、協議棧和媒體流進行處理,將實時多媒體數據流及以控制為導向的任務進行優化。Blackfin家族使用了MSA(Micro Signal Architecture)架構,在一個單核架構中提供可編程的16/32位MCU和DSP功能,能夠對控制、網絡、多媒體以及信號處理區域進行劃分。同樣的開發環境適用于所有的Blackfin產品線,使IP視頻監控產品的上市時間加快,成本大大降低。
IP Camera的視頻性能和動態范圍
通過強大的視頻處理算法、豐富的外圍接口等,Blackfin系列產品能夠顯著改善IP Camera系統的視頻性能和動態范圍。
目前市場上的寬動態IP Camera主要有兩種技術實現方式,一種是以圖像傳感器配合數字信號處理器的方式實現寬動態效果,主要實現形式為雙倍速CCD+DSP、普通CCD+雙快門等。該技術方案采取雙曝光或者多次曝光的方式,并通過DSP將采集到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輸出,最后將兩次曝光或者多次曝光形成的畫面進行合成,從而得到一幅在光線明、暗處物體都能被清晰表現的畫面,一般稱此類攝像機為CCD寬動態攝像機。另一種是采用DPS(數字圖像傳感器與處理系統)的方案,該方案中DPS可以對拍攝區域進行多次單獨無損失采樣,并直接輸出數字信號,因此無需經過DSP對信號進行轉換,一般稱為DPS寬動態攝像機。在CCD寬動態攝像機中采用Blackfin平臺,因為Blackfin具有專門的底層視頻指令集支持和更高的主頻,在圖像處理方面更高效和靈活。在DPS寬動態攝像機中,Blackfin和其他DSP處理器一樣對寬動態范圍沒有貢獻,主要用于視頻壓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