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圖像型火災探測技術研究
(1)打開或創建一個工程項目文件(project),包括源程序(C或匯編)、目標文件、庫文件、鏈接命令文件和包含文件。
(2)編輯各類文件??梢允褂肅CS提供的集成編輯環境,對頭文件(*.h文件)、鏈接命令文件(*.cmd文件)和源程序(*.c,*.asm)進行編輯。
(3)對工程項目進行編譯。如出現語法錯誤,將在構建(Build)窗口中顯示錯誤信息。用戶可以根據顯示的信息定位錯誤位置,更改錯誤。
(4)對結果和數據進行分析和算法評估。用戶可以利用CCS提供的探測點、圖形顯示、性能評價等工具,對運行結果、輸出數據進行分析,評估算法性能。主程序流程如圖2所示。
根據防火規范和系統的功能要求,相應的火災探測報警和滅火系統軟件也應具有如下特點:
實時性 火災報警系統是一個實時控制系統,對于系統響應時間要求較高,所以對應用軟件的執行速度有一定的要求,即能夠在采集現場數據后,在允許的時間間隔內,及時對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并做出正確判斷,對系統進行控制。
靈活性和通用性 為了節省內存和具有較高的適應能力,軟件采用模塊化結構,在編寫程序的時候,采用自頂向下的分析方法,將整個軟件系統劃分為若干個軟件功能模塊,然后針對每一個功能模塊編寫子程序。以后如果需要添加功能或修改現有功能,只需要添加或修改子程序即可。
本文利用SSD-DM642 Ver 2.O評估板卡為開發研究平臺,對圖像型火災系統做進一步的軟件開發的研究。
軟件系統的總體框架如圖3所示。
各個系統的子模塊是在主系統控制模塊的控制和管理監督下協調工作的。系統的工作流程圖如圖4所示。
(1)系統加電開始運行,運行系統初始化模塊,設定寄存器初始值,進行存儲器的映射,建立系統工作的環境。
(2)運行圖像采集模塊,采集連續幀圖像,尋找背景圖像,存儲背景圖像,并進行圖像動態比。
(3)運行圖像處理火災識別模塊,對可疑目標進行圖像處理、特征提取,并把提取的特征與預設的閾值DT比較,若小于門限閾值DT,則可以認為是其他干擾信號,從而跳轉到第二步,繼續監視。
(4)若提取的特征值超過預設門限,就確認為火災發生。
4 實驗結果
在充分了解系統運行方式和對算法的Matlab仿真無誤的情況下,進行圖像型火災識別算法的DSP實現。由試驗的結果(見圖5)來看,取得了較為理想的運行結果,為算法的進一步實際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5 結語
研究了基于DSP的圖像型火災探測技術開發的基本流程,并結合自適應圖像型火災探測算法,利用開發板對算法進行了驗證,下一步將經過編譯的代碼利用代碼優化器進行優化,提高代碼效率,并且開始研究DSP硬件設計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