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設計應用 > RFID讀寫器抗沖突問題研究

        RFID讀寫器抗沖突問題研究

        作者: 時間:2011-03-15 來源:網絡 收藏
        1 讀寫器的干擾

          讀寫器的沖突是指由一個讀寫器檢測到,并且由另一個讀寫器所引起的干擾。它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

          (1)讀寫器與讀寫器之問的干擾

          當一個讀寫器發射較強的信號與一射頻標簽反射回的微弱信號相干擾時,就引起了讀寫器與讀寫器之間的干擾,其示意圖如圖1所示。讀寫器R1位于讀寫器R2干擾區。從射頻標簽Tl反射回的信號到達讀寫器R1,很容易被讀寫器R2發射的信號干擾。這種干擾即使兩個讀寫器閱讀范圍沒有重疊也有可能產生。

          (2)多讀寫器到標簽問的干擾

          當多個讀寫器同時閱讀同一個標簽時引起了多讀寫器到標簽間的干擾,如圖2所示,兩個讀寫器閱讀范圍重疊。從讀寫器Rl和R2發射的信號可能在射頻標簽Tl處產生干擾。在這種情況下,標簽T1不能解密任何查詢信號并且讀寫器R1和R2都不能閱讀T1。因為讀寫器沖突,讀寫器Rl能閱讀標簽T2和T3,但是不能閱讀標簽Tl,因此,讀寫器R1指示兩個射頻標簽存在而不是3個。

        讀寫器抗沖突問題研究

        讀寫器抗沖突問題研究

          (3)讀寫器沖突使載波偵聽無效

          另外一種讀寫器沖突的情況如圖3所示。兩個讀寫器閱讀范圍沒有重疊,但讀寫器R2發射的信號與讀寫器R1發射的信號在標簽T處干擾。這種情況同時發生在兩個讀寫器不在相互偵聽范圍內時,使射頻識別網絡中載波偵聽無效。

        讀寫器抗沖突問題研究

          除了誤操作,讀寫器沖突同時使射頻識別系統總的閱讀速率減慢,而且這些問題在移動或手持式讀寫器中更加嚴重。因此,減少讀寫器沖突是必須的。

        2 相關工作和研究

          2.1 讀寫器沖突的主要特點

          讀寫器沖突主要有下列特點:

          ①隱藏節點問題是讀寫器沖突問題的一個方面。兩個讀寫器不在相互偵聽范圍內而在標簽處干擾時,使射頻識別網絡中正常的載波偵聽無法工作。

          ②當多個讀寫器詢問/發射的信號在某射頻標簽處沖突時,該點的信號會變得非常雜亂并且射頻標簽不能再接收任何讀寫器詢問/發射的信號。

          ③所研究的射頻標簽是被動式標簽,因此標簽本身既不能調整也不能主動與讀寫器通信以避免沖突。射頻標簽是在被讀寫器詢問信號激活后才能通信。

          2.2 相關的多址機制

          常用的多址機制不能直接應用在射頻識別系統中,因為:

          ①FDMA。FDMA方式中,讀寫器使用不同的頻率和射頻標簽通信。由于射頻標簽沒有頻率調諧電路,因此射頻標簽不能選擇一個特定的讀寫器與其通信。如果射頻標簽增設頻率調諧電路功能,將大大增加射頻標簽的成本,因此FDMA不適合應用在射頻識別系統中。

          ②TDMA。TDMA方式中,讀寫器被分配不同的時隙,以避免讀寫器同時詢問/發送射頻信號。這類似于圖論中的圖形著色問題,是一個NP-hard問題。在移動式網絡中,沒有干擾的讀寫器因為移動靠近而出現干擾,需要重新分配時隙。動態的分配時隙減小了RFID系統閱讀速率。

          ③CSMA。RFID網絡,像其他的無線網絡一樣,存在隱藏節點問題。讀寫器不在互相偵聽范圍內在標簽處發生干擾,因此僅僅依靠載波偵聽無法避免RFID網絡中的沖突問題。

          ④CDMA。CDMA需要在射頻標簽上增設額外的電路,大大增加了標簽的成本,并且分配碼給所有網絡中的標簽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作。因此CDMA不是一種成本低且有效的方案。

          2.3 相關的機制

          常見的協議,如RTS-CTS,不能直接應用在RFID系統中,因為:

          ①傳統的無線網絡,只有一個節點回發CTS信號給發送者。然而在RFID系統中,如果讀寫器廣播發送一RTS信號,所有在讀寫器閱讀范圍內的標簽都得回發CTS信號給發送者讀寫器。這需要給這些CTS信號設計另外的機制,將使這種協議更加復雜。

          ②有可能因為沖突,一些標簽(如T1)沒有接收到RTS信號而另外一些標簽(如T2)接收到了RTS信號。在這種情況下,從T2回發的CTS信號不能確定在讀寫器的閱讀范圍內沒有沖突。如何確定讀寫器接收了在其閱讀范圍內的所有標簽的CTS信號,對于讀寫器是否存在沖突是非常重要的。

          2.4 相關的讀寫器抗沖突方法

          2.4.1 UHF第二代標簽標準

          UHF第二代標簽標準是由EPCglobal制定的。該標準把讀寫器和射頻標簽的信號傳輸分割開,這樣沖突只能在標簽與標簽間或者讀寫器與讀寫器問發生。這種分割使讀寫器和射頻標簽信號在不同的頻道上傳輸,解決了讀寫器問的干擾。然而,標簽沒有頻率選擇性。因為當兩個讀寫器用不同的頻率同時與標簽通信時,標簽不能調諧到特定的頻率.所以會在標簽處發生沖突。因此該標準仍存在多讀寫器到標簽間的干擾。

          2.4.2 Colorwave算法

          Colorwave算法是一種基于TDMA分布式算法。該算法規定每一個讀寫器從0到maxColors中隨機選擇一個時隙(顏色)傳輸數據。如果發生了沖突,讀寫器選擇一個新的時隙(顏色),并且發送一個kick(較小的控制包)給它所有鄰近的讀寫器,告訴它們它選擇了一個新的時隙(顏色)。如果鄰近的讀寫器有同樣的時隙(顏色),它重新選擇一個新的時隙(顏色)并發送一個kick。這樣一直繼續下去。這種轉換和駐留的動作就被稱為kick。每一個讀寫器跟蹤當前的時隙是什么顏色。

          Colorwave算法要求在讀寫器之間時間同步,同時假定讀寫器能夠檢測到RFID系統中的沖突。然而,僅僅用一個讀寫器檢測在標簽處發生的沖突是不可行的,除非標簽也參加沖突檢測,并且讀寫器移動將會重新分配時隙,重新分配的時隙傳播整個網絡,將會導致整個系統的無效。

          2.4.3 ETSl EN 208標準

          ETSI EN 208是一個為開發的標準,它基于CSMA協議的“先聽再說”。讀寫器首先在一特定的小時間段里偵聽數據通道里任何正在進行的通信。如果在那段時間里,數據通道空閑,它將閱讀標簽;如果通道忙,它隨機選擇一段退避時間。然而,正如前面所講,讀寫器僅僅依靠載波偵聽不能檢測到沖突。

          2.4.4 Q學習算法

          Q學習算法提出了一種HiQ、多層、在線的學習算法。該算法通過學習讀寫器的沖突模式和有效地分配頻率給讀寫器,動態地解決RFID系統中讀寫器的沖突問題。Q學習算法多層結構如圖4所示。讀寫器發送沖突消息給讀寫器級服務器層(R-Server)。然后單個的R-server然后分配資源給它的讀寫器,這樣的方式可使它們之間的相互通信不出現干擾。R-Server通過Q學習服務器(Q-server)被分配到頻率和時隙。根Q-server具有所有頻率和時隙資源的全部知識,并且能分配它們。Qserver不像R-Server一樣,沒有單個讀寫器問約束關系,這種關系通過該層下面的服務器之問的相互作用來推斷。

        讀寫器抗沖突問題研究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RFID讀寫器 抗沖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安化县| 察雅县| 湘潭市| 禄劝| 徐州市| 长汀县| 凌源市| 集安市| 湘潭市| 衢州市| 澳门| 宣汉县| 连南| 蒙自县| 桐庐县| 于田县| 昌邑市| 云南省| 北京市| 望城县| 姚安县| 满城县| 南雄市| 南部县| 泸水县| 克什克腾旗| 安顺市| 介休市| 平湖市| 龙海市| 新乡县| 桃江县| 通山县| 开化县| 故城县| 德钦县| 玉环县| 顺义区| 色达县|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