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MIPS失敗?龍芯拋離ARM架構之我見
2006年的“漢芯造假”事件給中國芯片產業當頭一棒。人們做夢也想不到,斥資數億元開發的漢芯CPU竟然是從國外走私而來的打磨處理器。其事件的始作俑者最終被裁定為學術造假,而后鋃鐺入獄。雖然此事件已經過去多年,但是給國人留下的心理陰影至今無法消除。這也直接導致了眾多國人對龍芯處理器的不信任。隨著ARM架構處理器的日益強大,不少關注芯片領域的人對采用了MIPS架構的龍芯再次產生了懷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48386.htm電子產業的核心技術要看處理器的設計與制造。中國改革開放30余年來,雖然電子工業發展迅速,但始終無法擺脫芯片靠進口問題的困擾。尤其是在最高端的計算機處理器芯片設計制造上,中國芯片領域更是空白。為了擺脫對國外技術產品的依賴,被冠以中國芯的龍芯計劃登場了。
2001年5月,在中科院計算所知識創新工程的支持下,龍芯課題組正式成立,截止至2009年,龍芯處理器已經推出了第三代產品。并且初步形成了商業化與產業化。2009年1月,基于龍芯產品的全國首家龍芯專賣店正式在北京中關村落戶。這昭示著龍芯處理器商業化的開始。
然而就在龍芯處理器剛剛開始商業化道路的時候,一條關于收購美國MIPS專利的消息再一次震驚了國人。龍芯產業化發展之路的爭論再次爆發。甚至有人公開炮轟龍芯與之前造假的漢芯沒有區別。雖然此事件中科院最終證明了龍芯自主研發的清白,但之前給人們留下的“中國芯”好感已經基本全無,取而代之的就只剩下了擱置不下的爭議。
今年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上,軟件巨頭微軟正式宣布,將Windows8開放給ARM架構,這是微軟聯手X86近30年來首次授權給非X86架構。ARM架構的異軍突起再次給龍芯的研發帶來了爭議。人們紛紛議論,為何我們的龍芯花費數億元研發經費,最終換來的卻是一個與實用相去甚遠的MIPS架構,而早在數年前就嶄露頭角的ARM架構卻沒能成為我們的選擇。龍芯一時間再一次被推倒了風口浪尖。
關于龍芯沒有選用ARM架構進行研發的問題,其實筆者也對此產生過一些疑問。確實,ARM架構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經成為了高端智能手機的專用處理器。雖然那一段時間里智能手機還并沒有像今天這樣普及。但ARM架構處理器的市場已經打開,商業化前景非常樂觀。而就在那時,龍芯項目正式上馬。從現在來看,我國的龍芯項目實在沒有任何理由去拒絕ARM架構去選擇MIPS架構。那么是什么原因最終導致龍芯出現了選擇性“失誤”呢?我們不妨做一次不負責任的大膽推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