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企業微觀察:為何受傷的總是我
作為一個電子從業者,混跡這一產業的核心地-深圳多年,見識了不少電子企業的沉浮和產業巨變。2008年經濟危機后,深圳周邊很多電子企業倒閉,活下來的一批受后經濟危機階段的蕭條和需求整合沖擊,又倒了一批,當然,這也是任何一個產業都會經歷的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到現在的電子企業,應該算真的有實力也有能力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48309.htm工作關系拜訪過太多的電子企業和工廠,自認才疏學淺,所以總是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和為相關企業服務的心情去一步步的了解這些電子企業的情況,希望通過這種了解、學習和努力分析,讓自己逐漸把握一些產業動向,如果能從中嗅到一些發展趨勢當然更好。從我的內心來說,我真心希望每家電子公司和電子工廠發展的很好,前景光明,財源滾滾,老板、員工過的很好。
但實際情況剛好相反,我接觸的很多電子企業都無法生存,尤其是中小規模的企業,問題多多。下面就擺些事實,也用我有限的思考來剖析一下它們所以活不下去的原因:
資金斷裂
很多公司和工廠倒閉,主要因為資金沒了,現金流斷了。我拜訪過一家公司,公司員工多時有五十多人,研發,銷售,財務,后勤等全加起來,產品主要是外發加工。
最早我跟公司老板談到公司發展,未來規劃。公司老板跟我說:“我們公司幫客戶開發產品,自己也開發一些市場需要的產品,主要做些公模公板,投入小,資金回流快,每月都賺,雖然賺的不多,但很穩。”
后來有一天公司老板跟我說:“我們公司要做私模,獨立設計一款很新的產品,模具要花幾百萬,開發獨立的PCB,做全新產品設計。”“這款獨立開發的產品,市場前景很大,銷量不用擔心,好產品不愁賣。”顯然,當時這位老板對新產品開發很有信心,投了很多錢,還到處借錢,很艱難把產品做出來了。公司上下把產品拿到市場去銷售,所有銷售方法都用上,結果產品沒找到銷路,沒有客戶愿意用。公司研發產品投入了太多資金。公司資金壓在新開發的產品上,還到處借錢,產品銷路打不開,資金沒有了,舊的產品無法生產,現在公司員工的工資快發不出來了,公司很快倒了。
相信大家都能看出這個公司倒閉的原因,資金鏈斷裂只是一個結果,對自身實力沒有清晰認識,盲目冒進,對新產品風險評估和調研不足,對客戶需求認識不到位,這公司沒有不倒的道理。
戰線過長
我拜訪過的很多企業,發現有這樣的問題:同時投入開發的新產品太多,把原有產品生產量減少,公司戰線拉得太長,最后無法發展。我有一位開工廠的朋友,是我多年的客戶,我們的關糸不錯,很談的來。我每次去他的工廠,他總跟我說工廠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讓工廠無法發展。
情況是:一,工廠目前生產的產品,價格低,利潤越來越低,如果再降價,就沒法做下去了,如果降低成本就要降低產品質量,客戶又無法接受;二,新開發的產品,市場銷售起不來,新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很慢,產品銷量很低,產品研發的成本都賺不出來;三,再研發的新產品,投入大,產品上市慢,變數太多。而且新產品研發的時間太長,研發過程中的問題很多,一會兒重要電子器件買不到,一會兒軟件寫不出來。
我也曾幫這個朋友想辦法,但以上三個問題,是很頭痛,工廠開支大,銷售的利潤滿足不了開支,工廠活下去的可能很小。工廠必須找到利潤好的產品,讓工廠收入大于開支,工廠有多的錢可賺,這樣工廠才會發展的很好。而這里體現的問題也是國內很多中小企業的通病,眼睛大,肚子小,看到遍地都是機會,對實際需求認識不足,產品開發過于急功近利,任何時候,精準定位、懂得選擇、有所取舍都是體現管理者智慧的制勝之道。
人的問題
一次朋友聚在一起喝酒,三兩杯酒下肚,有一個做銷售的朋友就說:“我老板是個四十多歲老女人,不知是有病,還是問題出在哪兒,每次出差她都要跟著,每次都跟客戶亂說,讓客戶很煩感。后來老板家出了事不能跟著出差了,就三分鐘打一個電話,問這問那,問的別人很煩。”公司一點定單,都讓老女人給搞的沒法做下去。朋友喝口酒,“這樣做下去,這公司快倒了。”他準備去找工作。
另一個做業務的朋友也是喝酒時跟我吐槽,他說:“我們公司做的產品,品牌不出名,行業中排不上號,跟公司老板尋價,老板報的價格比國際一流品牌產品價格還要高,客戶一看價格,把我罵的很難聽,不知公司老板怎么想的。”這也讓他很不好過,“自己沒業績,收入差,上有老,下有小,日子怎么過。”
一個做研發的朋友跟我說:“我們公司開發新產品,開發兩年多時間,產品沒開發出來,老板這投錢,沒看到收入,我們研發都不好意思做下去。”我問產品開發不出來的原因。朋友說:“現在說研發產品,但所有研發人員都搞不清楚是什么產品,公司規定,做硬件的只要做好硬件,做軟件的寫好軟件,搞結構的搞好結構,項目經理一塊一塊的跟,大家都做自己的事,別的同事工作一概不能過問,導致部門之間嚴重缺乏溝通,很多問題解決不了干脆停滯。”老板搞的機制太封閉了,這產品即使研發出來,市場能要嗎?
酒后之言難免過激,個人絕不鼓勵人身攻擊式的抱怨,但幾個朋友的話確實反映了一些小企業的問題,即管理者自身的領導力和素質有待提升,而這一點對于小企業的發展而言又是關乎生死的關鍵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