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產品設計五大懸疑(圖)
目前,便攜式產品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引領半導體產業前進的主導力量,另一方面,便攜式產品種類也日益繁多,MP3、MP4、PMP、UMPC、PND、MID、移動電視終端等便攜式新品不斷涌現,同時便攜式功能日益強大,不但能提供音頻、視頻播放等娛樂功能,還能提供導航、上網、商務等功能,在便攜式產品日新月異的同時,一個個疑問也開始困擾便攜式設計工程師:未來便攜式產品會融合嗎?如何融合?融合哪些功能?如何應對便攜式產品的電源管理挑戰?2008年7月17~18日,在深圳創意時代主辦的“PDPM2008——第四屆便攜式產品設計與電源管理技術研討會”上,來自In-Stat China 、3M、飛兆、英飛凌、精工、愛國者、中電器材、華恒科技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專家發表了精彩演講,就便攜式產品設計五大懸疑進行了探討。
懸疑一:融合VS不融合?
古人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目前的便攜式產品似乎正應驗了這句話,“融合”是便攜式產品最熱的話題。一直對移動終端進行跟蹤研究的In-Stat China行業分析師童文霞指出:“目前,移動終端的邊界正變得日益模糊,移動終端呈現出的多網絡和多功能特性,而隨著用戶對網絡化需求加劇,未來便攜式產品將是基于網絡的功能導向產品。”
圖1:移動終端的邊界日益模糊,通信、消費、計算已經在融合
圖2:移動終端呈現多網絡化和多功能的特點
童文霞表示In-Stat調查顯示:62.2%的PMP用戶希望有一個能支持游戲、音視頻、網絡和通信的移動多媒體終端,49.8%的PMP用戶希望PMP新增功能是支持無線上網。而59.4%的便攜式游戲機用戶希望有一個能支持游戲、音視頻、網絡和通信的移動多媒體終端,46.4%的便攜式游戲機用戶希望新增功能是支持無線上網,可以看出,支持無線上網是很多用戶需求的功能之一,她表示MID的出現正是順應了這個需求。另外,數據顯示,截止2008年1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數達到5040萬戶,增長速度超過26%,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滲透率雖然接近10%,但大多數是基于WAP/BREW上網方式。所以中國移動互聯大有潛力。
圖3:中國網民、移動電話用戶和移動互聯網用戶情況
還有,終端價值正在向傳送以及后臺服務轉移,所以,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會不會有個大一統的終端出現?
圖4:大一統的終端會不會出現?
在對比了iphone的成功后,她預測,未來的便攜式終端將基于網絡實現百花齊放的格局。
圖5:便攜式產品以網絡為核心實現融合
對于她的大一統終端猜測,來自中國電子器材深圳有限公司的資深產品經理曾雪峰表示:“大一統的產品如果只考慮功能融合而不考慮成本等會難有市場,現在照相手機的像素可以到500萬像素,但是真正愛好攝影的還是喜歡使用獨立的相機來拍照,所以,我認為融合只是在細分市場的融和。”
以提供多媒體設計方案為主杭州愛浦多數碼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晗斐則指出不需要增加成本融合是最好的,事實上每一種融合都帶來成本的增加,而中國國內城市又是成本非常敏感的地方,而且消費者的需求又比較多,今后的市場應該是多樣化的市場,手機不一定吞并其他形式,但其他的產品也會不斷涌現,像CMMB或當以電視播放和電影播放為主的時候,大家肯定會注意到屏幕的大小、電視面的大小,多樣化的形式一定會長期存在,只不過手機應該會引領一些潮流。
深圳愛國者嵌入式系統科技有限公司CTO鄧國源表示一般電子產品的發展是先以功能融合為主,然后再根據用戶需要和成本進行適當的裁剪,這樣的產品才是用戶想要的。融合不能僅考慮功能和技術。
3M投影事業部經理朱顧則形象地指出:“紅燈不能走,有時綠燈更不能走,我們不能因為有一兩家公司的公司融合產品成功就認定融合一定會是主流。iPhone的成功不但是設計上的成功,更有運營和商業模式的成功,所以是否開發融合的產品要根據每個公司的實際情況以及應用環境來考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