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液晶顯示技術40年發展歷程回顧

        液晶顯示技術40年發展歷程回顧

        作者: 時間:2010-01-04 來源:網絡 收藏

          對“后第2代”的摸索從1994年就已經開始。1995年,可切割出4張11.3英寸面板的400mm×500mm基板生產線(第2.5代)投產。1995年底~1996年,廠商們紛紛開始采用可切割出6張12.1英寸面板的550mm×650mm左右的基板(第3代)。1997年,可獲得6張13.3英寸面板的590mm×670mm基板生產線投產。1998年,可切割出6張14.1英寸面板的600mm ×720mm基板生產線投產。

          1998年,器的實際售價已跌破10 萬日元(約合7000元人民幣),器獲得市場普及的大幕拉開。1999年,三星公司開始采用600mm×720mm基板制造用于顯示器的17英寸液晶屏。2000年~2001年,隨著680mm ×880mm與730mm×920mm第4代基板的出現,用于大屏幕顯示器的液晶面板的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顯示器的成本不斷降低。1998年,器的出貨量約為100萬臺,到2001年已增至1000萬臺, 2005年甚至突破了1億臺。

        技術競爭白熱化

          在液晶顯示器市場剛開始啟動的1998年,當時的夏普公司社長(現任董事長)町田勝彥的發言震驚了整個行業。他表示: “到2005年,夏普在日本國內銷售的電視將全部采用液晶屏。” 當時,并未普及,在夏普公司內部對于彩色液晶屏也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是,這一句話成為掃蕩市場的導火索,那以后,以超乎町田勝彥預想的驚人速度推廣開來。在此過程中,液晶與PDP(等離子)、SED(表面傳導電子發射顯示)等技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見圖3)。


        圖3 三次交鋒后,TFT液晶控制了市場


          制造壁掛式電視的挑戰變得具體化,TFT 液晶面板與PDP面板的開發競爭可以追溯到“町田發言”3年之前的1995年。當時,上世紀80年代后期從PC市場撤出的PDP廠商紛紛宣布將涉足壁掛式電視業務。30英寸~40英寸面板的開發成果在那時也相繼發布。PDP陣營主張“液晶面板的尺寸應在20英寸以下”, TFT液晶面板陣營則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例如,夏普于1995年將兩張21英寸面板接在一起,開發出相當于28英寸的TFT液晶面板,表示出欲制造壁掛式電視的意圖。但在當時, 無論是PDP面板還是TFT液晶面板,在顯示性能上都明顯不如CRT,制造成本也過高。因此,兩大陣營的初期目標都是要改善顯示性能,力爭接近CRT的水平。

          TFT液晶面板與PDP的第二次交鋒發生在2001年。日立制作所推出了大大低于100萬日元(約合7萬元人民幣)、實際售價為60多萬日元(約合42000元人民幣)的32英寸PDP電視, 當時這款電視在市場上成為熱銷產品。TFT液晶面板陣營則致力于繼續擴大面板尺寸,夏普公司推出30英寸的液晶電視。在面板開發上,三星公司也發布了40英寸的試制面板。但是,PDP與TFT液晶仍然無法完全取代CRT 電視。PDP在支持全高清與低功耗方面、TFT 液晶面板在響應速度等視頻顯示性能上都存在很大的挑戰。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南省| 闽清县| 栖霞市| 呼伦贝尔市| 保亭| 南开区| 胶南市| 偏关县| 竹山县| 江永县| 荔浦县| 赤城县| 张家口市| 仪征市| 泰安市| 日照市| 静安区| 汽车| 大丰市| 林口县| 土默特左旗| 四子王旗| 海伦市| 陆良县| 上高县| 武功县| 东源县| 瓦房店市| 呼图壁县| 淮阳县| 高碑店市| 华宁县| 宽甸| 扎鲁特旗| 理塘县| 兰州市| 西安市| 陇西县| 义乌市| 依兰县|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