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及其在Blackfin上的應用
1. 視頻監控系統的現狀
視頻監控系統從最初的模擬閉路電視監控開始,經歷了數字化,網絡化的發展,正在向分布式、智能化的方向邁進。視頻壓縮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視頻監控系統的數字化,節約了大量的存儲空間。
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和帶寬的增加使得城域網視頻監控成為現實。而經過科研人員40多年的不懈努力,計算機視覺已經進入突破式發展階段。得益于計算機視覺的研究成果,智能視頻監控系統開始得到產業化應用。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以卡耐基梅隆大學(CMU)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為代表的,多家美國高校所參與的,由美國國防高級研究項目署設立的視覺監控重大項目VSAM(Visual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以及其它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使得智能視覺分析取得了快速發展。2001年美國“911事件”,以及后來的西班牙馬德里列車連環爆炸和英國倫敦地鐵大爆炸等恐怖襲擊后,全世界范圍內對視頻監控系統,包括智能視頻分析系統的需求空前高漲。在英國全國范圍內已經安裝攝像機420多萬個,平均每14人一個,一個人一天之中可能出現在多達300個攝像機前(英國《The Daily Mail》)。國內,2007年底廣州市安裝完畢25萬個治安攝像機,北京在26.3萬臺攝像機的基礎上,又在所有重點單位、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及法律法規規定的重點區域安裝公共圖像信息系統并且全部與警方監控網聯網。上海2010年前將在馬路上安裝20多萬個監控攝像機,全面建立“社會防控體系”。海量的監控圖像需要視頻監控系統智能地選擇壓縮、存儲和檢索內容。
當前,除了CMU和MIT,奧地利Graz理工大學的嵌入式智能攝像機研究組,IBM的S3(Smart Surveillance System)項目組,Intel的IRISNET(Internet-scale, Resource-intensive Sensor Network Services)項目組等,分別在分布式智能監控系統的不同領域處于領先地位。Object Video, Hisign,3VR等公司率先實現了智能視頻監控的工業應用。在國內,中科院自動化所,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和自動化系等處于研究的前列。
相關推薦
-
hpnet | 2003-02-25
-
-
華芯數字 | 2004-11-15
-
xcxcxc1981 | 2004-07-26
-
hpnet | 2003-04-09
-
-
-
-
-
-
-
-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