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ZigBee網絡Cluster-Tree優化路由算法研究

        ZigBee網絡Cluster-Tree優化路由算法研究

        作者: 時間:2013-02-21 來源:網絡 收藏


        a.JPG

          首先將樹型網絡按照自定義的方式進行分區,分區后的網絡如圖3所示。其中,原樹型網絡被分為I、II、III、IV4個區域。

        b.JPG

        樹型網絡的分區步驟如下:

        ①當目的節點是41時,直接轉發,并將RREQ分組傳播跳數限制為|4-3|=1。

        ②當目的節點是90時,由于90是源節點的鄰居節點,直接將數據幀轉發,并將RREQ分組傳播跳數限制為1。

        ③當目的節點是8時,由于目的節點和源節點屬于同一區域I,則number=number+1,即number=2。并且將區域I繼續分區,第二次分區后的樹型網絡如圖4所示。此時,節點8和節點37不屬于同一區域,則將數據幀沿樹路由轉發給第2次分區的根節點,即節點1。然后,由節點1向區域I-1內的節點廣播RREQ分組,并限制RREQ分組的跳數為|Dd-number+1|=2。

        c.JPG

        ④當目的節點是72時,由于鄰居節點中有和目的節點同區域的節點90,則先將數據幀轉發給節點90,然后再由其通過和③類似的步驟轉發給目的節點。

        3 仿真與實驗結果分析

        為了比較優化算法與C+A算法的性能,在相同的仿真環境下分別對兩種算法進行了仿真,重點比較了兩者在網絡剩余節點數、路由平均跳數、數據包發送成功率及端到端時延等方面的差別。仿真結果表明,該優化算法具有更優越的性能。但是在節點數目相同的情況下,優化算法的傳輸時延還是比C+A算法要小很多。這是因為算法優化后,數據幀從源節點到達目的節點的傳輸路徑變短,因而傳輸時延減少。

        結語

        在分析了ZigBee路由協議中Cluster-Tree和AODVjr算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C+A算法的。利用ZigBee協議中的鄰居表,使數據幀的傳送跳數減少,并通過將樹型網絡自定義分區,來控制路由發現過程中RREQ分組傳播的跳數,從而防止無效的RREQ泛洪,節省了網絡的能量。仿真結果證明,優化的路由算法能夠有效地減小路由跳數,延長網絡的壽命,提高路由效率,從而使網絡整體能耗減低。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县| 崇礼县| 神农架林区| 南皮县| 公主岭市| 新民市| 璧山县| 乐亭县| 金塔县| 柳林县| 靖西县| 华坪县| 苗栗县| 昌邑市| 天门市| 合川市| 永修县| 溧水县| 满城县| 赞皇县| 乌什县| 镇康县| 方城县| 仪征市| 北川| 斗六市| 江陵县| 卓资县| 拉孜县| 新乡市| 华安县| 轮台县| 建阳市| 万山特区| 宝坻区| 黎川县| 平远县| 桂林市| 安仁县| 宜章县|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