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基于Lonworks總線的智能數據采集系統(tǒng)

        基于Lonworks總線的智能數據采集系統(tǒng)

        作者: 時間:2013-02-22 來源:網絡 收藏
        當來自任務源的任務傳給管理Agent以后,任務處理模塊首先對任務進行分解,然后通過知識庫查詢其所管理的控制Agent能否完成分解后的所有子任務。如果能夠完成則進行任務分配并啟動系統(tǒng);如果不能完成則放棄任務的執(zhí)行并通知任務源。系統(tǒng)啟動后,控制Agent召集相關的感知與執(zhí)行Agent處理分配給自己的任務,并通過自身的交互機制實現與其它控制Agent的協作以及信息和資源的共享。當某個控制Agent發(fā)生故障時,管理Agent的監(jiān)控模塊首先根據檢測到的故障信息做出相應的診斷決策,然后通知任務處理模塊將該控制Agent的控制權限轉交給其它控制Agent或者進行任務的重新分配,從而使整個系統(tǒng)仍能正常運行。這樣就實現了依靠各Agent之間的協作來提高整個系統(tǒng)的可靠性,而不是通過單個設備的可靠性和關鍵部件的冗余。

        4 系統(tǒng)的硬件結構

        本文采用作為系統(tǒng)的通信平臺,構建一個開放的,具有互操作性的實時。實現該測控系統(tǒng)的具體方案如下:

        考慮到系統(tǒng)降低成本的要求,結合現有總線控制系統(tǒng)的特點,作者利用現場測控設備、節(jié)點和其網絡設備組成現場測控網絡。在此,我們只要在設計每個Agent的時候,給每個模塊加上Neuron芯片,通信線路只需普通的雙絞線即可,這樣便可以實現各Agent之間的任意通信。同時以單片機系統(tǒng)作為硬件支撐,用MCS51語言作為軟件開發(fā)工具,使其與新型傳感器和執(zhí)行機構構成相應的智能Agent。主要完成對測控對象的基本控制,通過臨時的現場節(jié)點采集所需要的監(jiān)控信息,進行感知處理,并通過總線傳到管理Agent進行總體數據分析、處理和故障診斷。動態(tài)節(jié)點Agent之間遵循Lontalk協議,采用網絡變量實現各節(jié)點的連接。節(jié)點間的數據通信采用窗口協議以顯示報文進行數據傳輸,并通過網絡變量來管理,這樣就實現了節(jié)點Agent間的相互操作,并采用類KQML的通訊模式實現Agent間的信息和知識的共享。

        4.1控制Agent

        控制Agent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自身的控制算法,并根據任務需要與其它Agent組成動態(tài)的多Agent合作系統(tǒng)。控制Agent所需要的控制命令和數據均通過Lon總線傳輸。控制Agent只帶有接口芯片和外部擴展EZPROM,并無任何其它外設。

        本文采用神經元芯片TMP3150與AT89c51單片機連接構成Lon總線接口電路,二者之間采用并行通訊方式。單片機AT89c51的P0口與3150的IO0~IO7,相連作為8位的數據總線;AT89c51的P3.2與3150的IO8相連,作為單片機請求發(fā)送數據的信號線和接收3150控制命令的應答線;P3.3與IO9相連,作為神經元芯片接收數據的應答信號線;P3.4與I010。相連,用作3150發(fā)送控制命令的信號線。這樣選取P3.2和P3.3。作握手信號,保證了單片機與3150的嚴格同步。同時,為了避免系統(tǒng)受到干擾時死機,在單片機每次等待應答信號時都加入了一個延時。若延時結束還未收到應答信號,那么單片機就跳到初始狀態(tài)。該Agent的電路原理如圖3所示:

        newmaker.com
        圖3 控制原理圖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涿鹿县| 鸡泽县| 会泽县| 玉树县| 阳西县| 仪征市| 苗栗县| 呼和浩特市| 安丘市| 海丰县| 堆龙德庆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定边县| 霸州市| 临猗县| 柳林县| 漳平市| 高平市| 三穗县| 什邡市| 阿克苏市| 栾城县| 深水埗区| 大渡口区| 桂平市| 昌邑市| 沙湾县| 兴文县| 云霄县| 丰宁| 星子县| 安国市| 云梦县| 乌兰浩特市| 明星| 崇义县| 丹巴县| 龙陵县| 开原市|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