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視時代衛星直播業務運營模式
3.3 直播星定位不明確
直播星升空后,怎樣處理與地面有線數字電視的關系?是相互競爭還是作為地面數字電視在無法覆蓋地域的補充?直播星是作為公益性的廣播電視業務解決偏遠農村地區的“村村通”問題,還是作為純商業直播星業務爭奪城市數字電視市場?事實上,中國直播衛星產業將存在公益與贏利之間的矛盾,因為成熟的衛星直播電視產業絕大多數是由付費電視觀眾來支撐的。曾有廣電總局官員表示,直播衛星計劃的主要目的是解決覆蓋問題,這意味著無法迅速面向最有價值的觀眾。缺少了最有價值的電視觀眾,直播星運營商將背負著巨大的財務壓力,很難保障直播星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直播星發射在即,國家應盡快明確直播星業務的定位問題,否則將會影響整個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3.4 境內優秀節目內容相對貧乏
直播衛星的一個賣點,就是在一顆直播衛星上可以傳送給用戶上百套之多的電視節目。中星9號擁有工作于衛星廣播業務頻段的18個36MHz、4個54MHz Ku波段轉發器,能夠提供150~200套標準清晰、高清晰度的數字電視節目,除免費廣播40多套節目外,更多的是靠加密節目來運營。一旦直播衛星發射,面臨的一個關鍵性問題是國內是否有足夠多的高質量的節目吸引觀眾的眼球甘愿為其付費。而如果沒有充足的優秀節目源,直播衛星就無米下鍋,在天空中空轉,造成資源和前期巨額投入的浪費。
4 國外直播星業務運營模式
目前美國和歐洲是直播星運營相對成熟的國家和地區。由于美國國土廣闊,因此美國的衛星運營公司采取的是衛星、地面統一管理的模式,而衛星的正常運營、用戶管理、售后服務各環節都是自己獨立運作。歐洲國家考慮到國土面積較小,因此一般都是各衛星公司找國際衛星組織租用轉發器,自行運作地面段用戶系統及服務的方式。
美國和歐洲一個明顯的共同特征是衛星和有線電視的運營都以私營公司為主,采用完全的市場競爭,政府主要把地面數字電視作為公眾服務來推廣。同時,政府還會對衛星運營公司的數量進行控制,防止出現惡性競爭或壟斷競爭的局面。這一點同我們國家具有明顯差異,在國內,電力、通信、廣播電視都是“國家隊”。從美國和歐洲來看,直播衛星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用戶衛星收視費和轉發器出租。他們直播衛星業務的欣欣向榮除了與高度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豐富的節目來源和領先的技術水平息息相關外,更與其精準的市場策略、豐富的業務類型和出色的客戶服務密不可分。
5 對我國直播星運營模式的建議
5.1 業務定位要明確
直播衛星是我國廣播電視數字化的一部分,是我國有線、地面、衛星綜合覆蓋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直播衛星與有線、地面以及移動多媒體廣播共同構成了我國廣播電視的覆蓋體系,這些渠道將形成一個互補而又良性競爭的體系。對國家而言,對整個廣電產業而言,有線、地面與衛星需要協同發展。我國目前擁有3.6億個電視用戶,其中有線用戶近1億戶,也就是說我國至少有2億用戶無法正常收看到清晰的數字電視節目。這些用戶大多分布在西部偏遠地區,地面數字電視網絡很難到達。就像廣電總局官員表示的那樣,直播衛星計劃的主要目的是解決覆蓋問題,提高我國電視廣播覆蓋率,提高節目收視質量,解決我國邊遠和農村地區群眾收看電視難的問題。因此在我國的邊遠農村地區,廣播電視業務更多的屬于公益性服務,政府應該為解決這部分用戶收看廣播電視買單,以消除數字鴻溝,推動社會和諧,讓人們真正共享“公平信息社會”帶來的好處。
但從另一個方面也應看到國際上成熟的衛星直播電視產業絕大多數是由付費電視觀眾來支撐的,中國直播衛星產業勢必存在公益與贏利之間的矛盾。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考慮怎樣盈利的問題,確保直播衛星產業健康、良性發展。筆者個人以為,直播星除了作為公益性服務解決西部偏遠地區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外,在我國中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國家應有計劃、分階段的解禁直播星地面接收禁令,適度與地面廣播電視渠道展開有序競爭,使直播星產業市場化、用戶平民化,利用豐富的節目內容和完善的服務體系逐步向最有價值的電視觀眾滲透,以促進我國整個數字廣播電視產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5.2 地面段運營模式應盡快出臺
直播星空間段運營已經明確,但地面段運營模式卻遲遲沒有出臺。對比國際上直播星地面段運營經驗,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美國的運營模式更適合我國直播星地面段的運營,即空間段與地面段由一家運營企業共同運營,提供服務。考慮到直播星運營企業的衛星發射和運營成本較大,僅靠空間段節目上星費用難以支撐直播星正常的財務運轉,加之我國廣播電視產業空間和地面分屬于電信和廣電兩個不同的產業,直播星地面段運營必須綜合權衡多方面的利益,既要避免惡性競爭,又要避免形成壟斷。直播星空間段是由直播星公司運營,直播星地面段運營為什么不能借鑒這種模式呢?由電信和廣電共同出資成立直播星地面段公司,獨立運營直播星地面段業務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運營模式。這樣既考慮了各方面的利益,又避免了一定程度上的惡性競爭和因一方獨大造成的壟斷局面,保證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切身利益,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我國整個廣播電視產業的健康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5.3 抓住奧運契機,做好奧運效應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提升大國形象、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難得契機,亦是直播星電視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為能保證我國西部偏遠地區能夠通過電視收看到北京2008年奧運會,國家啟動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受北京奧運會的推動,國家有那么多的部門在推動著直播星產業的發展,無論是從財力上,還是產業政策上都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希望直播星能盡快升空,投入運營。我國直播星產業應抓住數字奧運帶來的巨大機遇,發揮直播星業務信號覆蓋面廣的優勢,做好奧運直播服務,使直播星產業能有一個較快的發展。
5.4 豐富業務內容
除傳統基本廣播電視業務外,直播星還能提供衛星數字音頻廣播移動接收業務、高清晰數字電視業務、互動電視付費點播業務、多媒體移動接收業務、3G融合業務等。基本廣播電視業務更多是作為公益性節目開放,真正能為直播星帶來商用價值,吸引高端電視觀眾眼球的是那些內容豐富、特色鮮明,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特殊需求的高清晰度電視服務。直播星業務在保障基本廣播電視業務的同時,只有不斷的進行業務創新,根據市場發展需求豐富業務內容,實時推出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特色業務,才能同地面有線數字電視、地面數字電視、移動多媒體廣播、IPTV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找到直播星業務的生存立腳點,占領高端電視觀眾用戶市場。
6 結束語
目前,全球衛星直播產業的總產值已接近千億美元,發展勢頭越發強勁,我國應緊緊抓住直播衛星上天的契機,把握產業發展方向,努力創新,積極探索開發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直播衛星運營模式和業務類型,大力推動相關產業發展,讓直播衛星成為促進我國廣播電視事業、信息產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