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IF電池充電規格與測試
因各國大多沒有對USB界面的充電器訂定特別的測試,而為了統一手機等可攜式設備的充電器規格,中國自2007年起,規定所有的可攜式設備須提供透過USB界面充電的功能,并進一步規范USB接口充電器的性能。至于USB-IF則尚未公布正式的測試規范,草擬的相關文件則是USB Charging Port V0.1與ACA V0.6.,其測試概要分為參數測試和智慧充電器判別機制測試。
參數測試 :
· 規定的電壓、電流、電阻、電容和時間
· 最大充電電流為1.8A,最大輸出電流為1.5A(充電器)與0.5A(系統)
· 產品標準的最大電流需以輸出電壓為3.6V時測量到的電流為準,允許+50%的誤差
智慧充電器判別機制測試 :
· 目前的規范利用D+和D-信號線做為判別的依據
針對USB-IF訂定的四種產品項目,除了智能充電器(Dedicated Charger)只需做部分修改就可符合協會的規范外,能符合規范的其他類型產品目前還未上市。
而USB-IF所訂定的「電池充電規格」與中國大陸所制訂的規格最大不同處便在于其所支持的品項。
雖然市面上已經出現部分宣稱符合「電池充電規格」的電源管理芯片,不過目前USB-IF還沒有開始進行認證測試,國內除了測試實驗室百佳泰等少數長期參與「電池充電規格」討論與訂定的廠商外,有許多廠商甚至還不知道有這份規格的存在。 而針對現有的USB-IF測試規范,百佳泰也已協助了充電器廠商完成測試。利用百佳泰自己開發的PDET測試制具,量測包括輸出電壓、過沖電壓、短路恢復時間、相關電組和電容以及輸出電流等測試內容。并且正向USB-IF提案相關的測試規范。
圖三:百佳泰開發的PDET測試制具
圖四: USB充電設備的列舉流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