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過渡平臺實踐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
實施有線電視向數字化整體轉換,是有線電視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電信IPTV、直播衛星對有線電視的巨大沖擊已經逐漸顯現,根據國家廣電總局頒布《我國有線電視向數字化過渡時間表》,泉州市、晉江市屬東部沿海城市,是國家規劃第一批必須于2005年實施從模擬化向數字化過渡的城市。泉州市廣電局為保證全市數字電視業務的統一發展,為廣大泉州市民提供內容更加精彩、類型更加豐富的廣播電視節目,滿足公眾對各種數據業務,包括各種公眾信息、遠程教育內容、金融商務信息、數據點播、各種多媒體數據服務內容、高速INTERNET接入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在2005年底前完成泉州市有線數字電視總前端和各個縣市區分前端組成的有線數字電視服務平臺的建設。一方面可以為縣市區提供數字電視節目源,另一方面可以為其本地節目的插入及數字廣播電視的播出提供手段。這樣可避免各縣市區廣電部門重復投資各自建立數字電視前端。把節省的資金投入到網絡升級改造項目,把網絡升級成為雙向自愈環網+星型雙向860MHz的HFC網。
一、建立數字電視分前端
首先將晉江電視臺的電視節目和晉江人民廣播電臺的音頻廣播節目經數字編碼、節目復用、QAM調制后與泉州總前端下傳數字電視節目組成為123套數字電視節目的數字平臺。為了有效化解在實施有線電視向數字化整體轉換的過程中,用戶對第二臺電視機的收費必然有抵觸情緒,維護數字化整體轉換工作穩定推進。采用暫時在數字平臺保留五套模擬電視節目(中央一套、福建一套、泉州一套及本臺的廣播電視節目),免費提供給一戶家庭里的第二臺以上電視機收看,以及交不起收視費的貧困戶(2005年慈善日,市慈善總會增送1000臺電視機給貧困戶)免費收看。
圖1數字平臺系統方框圖
二、搭建過渡平臺
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是以一個小區一個光節點為單元,逐個平移轉換,在我們設計的HFC雙向網中,一個四端口光站下帶的用戶一般不超過2000個,每個端口帶的用戶最多只有500戶左右,這樣光站下最多只有兩級放大器,有的則是光站下直接帶樓放。用戶來辦理手續、安裝機頂盒需要一個過程。一個光節點的工作量須三、五天的時間,個別小區有可能要一個星期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有先有后,為了讓遲安裝機頂盒的用戶能夠看到大部份模擬電視節目,減少矛盾發生和減輕安裝機頂盒過程的壓力,有必要搭建一個過渡平臺。
1、在現有模擬電視平臺中的40套通過調整整合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是與泉州傳送的數字電視有沖突的14套模擬頻道,通過調整集中在一個混合器A(沖突的模擬頻道);一部份是其他的26套模擬頻道集中混合到混合器B(基本模擬頻道)。
2、把剛建立的數字電視分前端平臺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是123套的數字電視頻道集中混合到混合器C(數字電視節目頻道),一部份是保留的5套模擬頻道集中混合到混合器D(保留頻道)。
3、通過分配、放大,重新組合成為三個平臺,即多出一個由混合器B(基本模擬頻道)經分配、放大的一路信號與混合器C(數字電視節目頻道)經分配、放大的一路信號組合一個過渡平臺。(26個模擬頻道與123個數字頻道)實行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過程中三網共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