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協議的提高RS 485 總線實時性的設計方案
3 實驗與分析
本文針對上述方法進行了實驗測試。實驗環境為:
1個主節點、16個從節點、波特率為1 200 b/s、從節點固定幀長度。有實時性要求的緊急數據采用隨機產生的方式,產生的時間間隔為1~2 min.對每個從節點從緊急事件產生到獲取總線的時間進行計時,得到緊急事件的響應時間,持續運行1 h,然后每個從節點對各自的所有響應時間求平均值。從節點幀長度為25 B的緊急事件平均響應時間如圖2所示。其中,實線指示采用上述新方法的測試結果,虛線指示采用傳統輪詢方式的測試結果。由圖可見,采用新方法的所有從節點的平均響應時間在500 ms以內,而采用傳統輪詢方法從節點平均響應時間都大于1 500 ms,較大的甚至大于3 000 ms,新方法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實時性。
從節點幀長度為155 B 的緊急事件平均響應時間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
4 結語
本文提出一種基于協議的提高RS 485實時性的設計方案,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表明:在從節點實時性信息整體產生間隔大于一個輪詢周期的情況下,響應時間最大可以縮短為傳統輪詢方式響應時間的1/N( N 為從節點數量)。該方案非常適用于像氣體數據采集這樣的數據量大、數據變化緩慢、突變數據實時性要求高的場合。而且采用該方案不需要額外資源、不需要改造硬件,只需要進行簡單的程序修改即可實現現有系統的升級,簡單實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