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畫質如何體現?液晶電視核心技術解析
圖像處理引擎方面,今年推出的不少品牌旗艦產品都將其升級到了頂級的PRO專業引擎,例如索尼新旗艦X4500系列采用的是BRAVIA ENGINE2 PRO圖像處理引擎、東芝新旗艦ZV550C采用的是Meta Brain PRO100超強核芯等等。以Meta Brain PRO100超強核芯為例,集結了多項“東芝影像”的技術,畫質表現更加細膩逼真,細節表現力更加強大,并為東芝新推出的運算復雜的“超解像”技術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 |
東芝Meta Brain圖像引擎發展歷程
由于液晶電視存在一個響應時間的問題,在圖像顯示上有相應的延遲,如果遇到高速運動的畫面,反映在電視上就是拖尾現象的出現。100Hz/120Hz倍速技術(部分廠商稱為倍頻技術)主要的技術原理,是在液晶電視顯示的兩幅畫面之間插入一個新幀,將現行的50Hz/60Hz電視畫面顯示頻率提高一倍,以達到畫面播放減少拖尾、更加流暢順滑的目的。從理論上說,倍速技術實現方法有插黑幀、插運算幀和插復制幀三種,效果最好的是插入由前后兩幅畫面計算出來的運算幀,但這對相關電路技術要求也更高。今年倍速技術的運用可謂全面開花,在外資品牌中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以索尼即將上市的Z4500系列為例,史無前例地運用了Motionflow 200Hz四倍速技術,在原始畫面中插入三幀運算幀,比100Hz倍速處理畫面提高了一倍,達到四倍速處理。相比之下,國產品牌在倍速技術的運用上則稍顯落后。
![]() |
索尼Motionflow 200Hz四倍速驅動技術解析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液晶電視機的色彩漸變為8-bit,在表現細微過渡色中容易產生色階。10-bit液晶面板驅動技術則能呈現更加平滑順暢,飽滿生動的畫面。有不少網友質疑10-bit驅動是否真正有用,主要原因在與10-bit驅動效果主要體現在細節方面,從整體上看并不明顯。
![]() |
8-bit與10-bit面板圖像對比
筆者認為:通過不斷的技術升級,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強大的主觀感受,這無疑給廠商帶來長久的升級動力。展望09年,廠商將繼續對現有的各項技術進行升級,專業圖像處理引擎或許也會像電腦芯片一樣推出雙核(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想)?四倍速或許會普及?當然,也難保會有更多更新的技術推出。在電路技術上,凸顯了國產品牌的又一軟肋,國產大部分機型不能實現全高清點對點就是一個突出的例證。國產要與外資相抗衡,除了在面板上不能受制于人,同時也要加強研發投入,擴展思路加速電路技術升級換代,這也是一個艱難的歷程。
液晶電視背光源技術解析與預測
液晶電視面板本身并不發光,它顯示的圖像畫面來自于它對背光源光線調制的結果。背光源是位于液晶面板背后的一種光源,它的發光效果直接影響到液晶顯示模塊的視覺效果,背光源決定了液晶電視的亮度、顏色、使用壽命等特性。
![]() |
CCFL與LED背光源系統色域對比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液晶電視一般采用冷陰極熒光管技術(CCFL)背光源,雖然其技術成熟,壽命也較長(3-5萬小時),但也存在不少的缺點:一是色域(即色彩表現范圍)較小,一般只能達到NTSC(美國國家電視系統委員會)色域標準的72%;二是冷陰極熒光管中含有汞,不符合環保標準;三是漏光現象較普遍,低溫啟動困難,相應時間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