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雙MCU的安全光幕設計方案

        一種基于雙MCU的安全光幕設計方案

        作者: 時間:2014-04-08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介紹一種基于雙MCU的安全光幕軟硬件設計方案,實現了傳統安全光幕檢測給定區域有無物體的功能,還加入了對關鍵模塊故障檢測的功能,并采用雙路檢測與安全輸出機制,加強光幕工作的可靠性。該系統主要由紅外發射模塊、紅外接收模塊、安全輸出模塊組成。整個系統在ICCAVR及AVRStudio環境下設計,采用型AVR芯片設計實現,系統響應時間快,可靠性高,滿足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的設計要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6083.htm

        關鍵詞:安全光幕;雙MCU;紅外發射;紅外接收;故障檢測

        引言

        安全光幕是一種光電類保護裝置,也稱安全保護器、紅外線保護器、沖床保護器等。安全光幕目前的應用方式中,應用于機械點保護的產品有近70%,應用于通道入口及危險周邊區域保護的產品有約30%。

        根據EN954-1歐盟標準,將安全產品分為B、1、2、3、4共5種不同的安全等級。其安全性由B到4不斷提升。4級的安全產品具有最短周期的自檢功能,從檢測到輸出線路都是雙線路相互自檢,單個元件的失效不會導致安全功能的喪失,且安全系統在進行下一步操作時或之前檢測到失效。國內市場上應用的安全光幕多以2級及以下產品為主,2級與4級產品的實際比例接近9:1。

        影響光幕系統可靠安全運行的主要因素有系統結構設計、元件選擇、安裝、制造工藝及外部的電氣干擾等,其中,系統結構設計影響重大。本方案設計了一款基于雙MCU的光幕控制系統,從硬件選型、軟件設計、可靠通信和結構設計等各個方面提高可靠性,安全等級基本達到4級,實現雙路檢測及雙路互檢,分辨率為14 mm,響應速度快,是一款具有故障檢測能力和高可靠性的安全光幕系統。

        1 安全光幕工作原理

        1.1 系統組成

        安全光幕系統主要由紅外發射模塊、紅外接收模塊及安全輸出模塊組成,如圖1所示。

        ?

        ?

        紅外發射模塊由紅外發射管、控制器及檢測電路3部分組成。發射模塊中等間距地安裝若干個紅外發射管,對應的接收模塊也安裝有相同數量、相同順序排列的紅外接收管。以8對紅外管為例,系統采用水平一對一排列方式進行工作。紅外管等間距生成光線陣列,形成一個“光幕”,以順序掃描的方式,配合控制盒及軟件,實現進入檢測范圍物體的監控功能。

        紅外發射模塊的控制器尋址發射50 kHz的脈沖信號,控制輸出占空比,產生窄脈沖信號,使紅外發射管依次發光。通過控制器調制紅外管發光信號,使其對環境中日光、照明等相似波長的紅外線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

        紅外接收模塊由紅外接收管、信號處理電路、雙控制器、檢測電路、狀態指示電路組成。控制器完成與發射模塊的同步通信后,紅外發射模塊開始順序發射紅外光,同時紅外接收模塊開始接收信號,該信號經過信號處理電路后進入雙控制器,判斷是否為設定紅外信號,進行輸出控制。紅外接收模塊的雙控制器會在固定周期內,定期協同地對安全輸出模塊及其他重要電路進行安全檢測。當遇到遮擋及故障時,首先控制安全輸出回路的輸出,然后通過數碼管、指示燈進行狀態指示及警告。

        1.2 雙MCU接收模塊同步工作及故障檢測

        安全光幕紅外接收模塊采用雙單片機MCU1和MCU2協調控制來實現對光幕中輸出信號的控制及故障檢測功能,解決了接收和控制與檢測及信息回饋之間的矛盾,從而提高了系統的實時性和穩定性。

        ?

        ?

        雙MCU系統采用主從式結構,共享一個串行通道,結構如圖2所示。主從MCU分別提供I/O口相互連接作為它們之間的通信線,并獨立控制一路OSSD(Output Signal Switching Device)安全輸出,同時控制信號檢測輸出回路及各重要電路并進行反饋。兩個MCU之間并行工作,無差別地接收數據,相互之間獨立工作,任何一個出現故障另一個都會檢測到,同時進行安全輸出控制,保證信號的有效輸出。

        2 硬件設計

        2.1 紅外發射模塊

        發射模塊中紅外發光管對工作效率的影響很大,需要根據其光度量參數、工作電流及工作電壓等參數,進行適合的配置,提高系統中發光管的壽命及工作距離。

        光通量全部投射到面無dS的光照度為:

        ?

        c.jpg

        ?

        式中,η為發光效率,u為發射管正向壓降,If為光電流,光源光軸與面元法線夾角為θ,r為光源S到面元dS的距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Atmel ATmega32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习水县| 乌拉特中旗| 波密县| 永仁县| 自贡市| 屯门区| 电白县| 屏东市| 茂名市| 施秉县| 巴林右旗| 兴国县| 惠水县| 宜兰县| 军事| 临漳县| 新建县| 长丰县| 吉安市| 抚州市| 鹤岗市| 武强县| 商洛市| 贞丰县| 寻乌县| 襄汾县| 巴塘县| 曲阜市| 卢龙县| 涪陵区| 阿拉善左旗| 民权县| 肇州县| 东兰县| 兰坪| 三河市| 兴宁市| 军事| 清水河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