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一場“能效管理”的革命
工業互聯網不但正試圖讓飛機變得更聰明,同時也擁有改善航空公司運營和資產管理能力的潛力。我們有理由期待一個智慧飛行時代的到來——工業互聯網將為航空業帶來生產力、效率、能耗水平的新突破,并將促進航空安全運營和管理水平提升到全新的高度。當然,不僅僅是航空業,整個世界都處在通向下一個創新與變革時代的路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4988.htm如果航空公司每年因飛機誤點犧牲數百億美元利潤,一套時時傳輸飛機運行數據的軟件系統將第一時間測出飛機存在的各種故障隱患,航空公司便能及早維修降低損失。
給工廠帶來巨大節能
所有機器、設備和人連接到一起,讓工廠和設施更好地運轉。這提供了工廠的完整運營狀況,預測并預防運營中斷,幫助客戶充分發揮出設施的潛力。“工業互聯網,是一個龐大的物理世界,由機器、設備組、設施和系統網絡組成,能夠在更深的層面將連接能力、大數據、數字分析完美結合。

工業互聯網:一場“能效管理”的革命
目前工業生產領域已將物理學原理發揮到極致,單靠設備升級已不足以支持生產效率再提高1%,未來提高生產效率的最大驅動力,來自傳感器+大數據的工業互聯網——在廣闊的工業生產領域里,機器、設備、團隊和網絡可以更深入地與互聯網大數據分析“連接”在一起,這正是工業互聯網革命的精髓。
通用電氣在美國紐約州斯克內克塔迪市新建了一家樣板工廠,成為全球首家集成產業網的新型工廠。在18萬平方英尺的電池生產廠區內,GE一共安裝了1萬多個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全部連接高速內部以太網絡進行數據傳輸。這些傳感器有的用來檢測電池制造核心的溫度,有的用來檢測制造一塊電池所耗費的能源,還有的用來檢測生產車間的氣壓。在流水生產線外,管理人員手拿iPad通過工廠的WiFi網絡來獲取這些傳感器發來的數據,監督生產過程。根據GE的保守估算,工業互聯網技術到2025年可應用于換算成GDP約為82萬億美元的產業,可使GDP提高10萬億~15萬億美元。該公司在介紹工業互聯網的作用時使用“1%的力量”作為關鍵詞,就航空行業而言,連續15年削減1%的燃料,就意味著節省約300億美元,對醫療行業而言,連續15年提高1%的系統效率,就意味著節省約630億美元。
工業互聯網將為工業企業提供一個集合的架構,將智能機器、傳感器和高級分析功能融于一爐。研發這樣一個平臺表明,制造業和工業企業在利用大數據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商機,以下我們看下工業互聯將能給各行業帶來些哪些改變。

工業互聯網:一場“能效管理”的革命
助力航空高效地運營和維護
面對數據時代的來臨,未來航空公司將迎來的變化一方面表現在營銷型向運營型內部結構的變化,另一方面是在具體執行層上信息化深度的加強,如宣傳策略、內部管理、決策支持等方面。
在具體執行層面上,大數據可以在現有從乘客身份、飛機起飛降落時間的基礎上拓展到乘客完整的消費計劃。把線上的信息,轉換為線下的服務,即O2O模式(OnlinetoOff-line),突出表現是把傳統概念里面的富余時間將通過場內導航系統轉換成消費時間。
實際上,GE已經在相關方面有所動作。據了解,利用GE航空集團在全球四大航空客戶支援中心提供的“7天24小時”不間斷服務,GE航空集團已經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為航空公司提供發動機運轉的實時信息,對于任何出現的故障信息提供預警,幫助航空公司更高效地運營和維護。
比如說,目前春秋航空就已采用GE智能發動機監控診斷技術,2012年有效預防了計劃外發動機拆卸和停飛待用,相當于節省了21萬多美元成本,為機隊保持95%的使用率起到了有力支持。而這還只是一家航空公司由此所節省的成本,可想而知如果全球航空公司都如此的話,那將是非常驚人的數字。
目前,GE現已經在開發的工廠解決方案的特點就是以現有的SCADA,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為基礎。SCADA作為統一管理工廠設備及儀器的數據的系統被廣泛采用,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數據只是在監控中心等場所、只有少數人可以看到并加以利用。SCADA的基本思路是根據職位和權限來“開放”數據,從而提高業務效率。GE公司根據這個思路開發的應用是RtOI。
設想的使用方式是,負責人在現場通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來使用RtOI。目前GE正在開發RtOI的功能和接口,主要考慮的是有情況的時候如何在畫面上顯示最有必要的數據、如何將現場獲得的信息反饋給系統等。
工業互聯網帶來醫療變革
工業互聯網目前給醫療行業帶來的使用有兩個,首先是互聯互通和移動醫療。目前四川的華西醫院已經采用了GE醫療的心電儀和心電信息管理系統,并可基于此與基層醫院開展遠程心電管理。
下級醫院的醫務人員采集心電圖數據之后,通過網絡傳給上級醫院,上級醫院作出正確的診斷,或者指導下級醫院作出正確的診斷,并為患者的進一步治療提供建議和指導,避免漏診、誤診。

工業互聯網:一場“能效管理”的革命
另一方面的改變是大數據分析。GE醫療此次推出的重癥監護解決方案,包括carescapeb650監護儀和engstrom系列呼吸機,能夠提供心電分析和信息管理、呼吸和能量代謝的檢測功能。設備提供的重癥患者臨床信息流集合在“一站式信息中心”中,實現了設備、數據和醫務人員集成在一個流暢的臨床信息系統中,以提升醫生的醫護能力,保障有效、高質量的治療。
此外,工業互聯網在醫療設備的維護方面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今年6月,GE成都創新中心建立了“智能響應中心”,該中心在結合GE醫療之前的“呼叫中心”和“在線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推出了設備的遠程服務。
據了解,目前智能響應中心已完成與全國不同層級醫療機構數千臺診斷設備的在線連接。基于這種連接,GE醫療資深工程師可通過對海量數據的連接整合和強大的智能分析平臺,實現設備故障的預警和遠程修復,并提供實時的應用教育培訓及設備資產使用咨詢和管理等智能化的創新服務。
電力管理省電更有價值
GE對于電網的工業互聯網系統的愿景是以設備端的優化帶動系統聯網,從而利用大數據整理分析以達到信息化系統的最優配置。GE中國研發中心科學家和來自全球的同事通力協作,開發出GridIQInsight軟件平臺,它可以整合來自不同系統和設備的數據,包括目前的電網管理系統、智能電表或者其他智能電網設備、傳感器、天氣預報甚至來自社交媒體的信息。
通過云計算服務模式和先進的分析技術,GridIQInsight可以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幫助公用事業單位預測和解決影響電網的故障以及其他問題。GE的這項系統工程已經在美國進入商用階段,并計劃根據新興市場的需求進行定制推廣。

工業互聯網:一場“能效管理”的革命
目前GE中國研發中心已經自主開發出用于停電管理、太陽能應用和營收保護的三款應用軟件,分別用于定位可能斷電地區、掌握全網太陽能發電狀況、監測和篩選能源盜竊案件等。利用GE開發的營收保護應用軟件,公用事業單位可以更容易地分析智能電表和電力控制系統的數據,從而檢測和篩選這些盜竊案件,及時采取行動。
例如,給風力發電場配備監控和診斷設備,根據實時風向和風力,讓風力渦輪機相互交流,并將它們葉片的槳距調整得更加協調。據統計,通過工業互聯網,每小時每千瓦的電力成本不到5美分。十幾年前,這個費用還是30美分。
有關工業互聯網的例子不勝枚舉,GE預測到2020年,工業互聯網將占據超過50%的數據信息。但不只是數據,因為這種創新浪潮同時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它提供給我們一個更智能、更便捷的合作方式,使我們的工作不僅效率更高,而且更有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