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電源測試全攻略(四):常規功能測試

        電源測試全攻略(四):常規功能測試

        作者: 時間:2014-03-06 來源:網絡 收藏

        6 動態響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4233.htm

        測試說明:

        輸入、輸出電壓為額定值,輸出在額定值的25%-50%-25%和50%-75%-50%變化,恢復時間≤200us時,輸出電壓的超調量≤輸出電壓整定值的±5%;恢復時間》200us,輸出電壓的超調量≤輸出電壓整定值調整率(即要求不能夠超過輸出電壓整定值的±0.5%)。

        注:恢復時間是指直流輸出電壓變化量上升至大于穩壓精度處開始,會至小于等于并不超過穩壓精度處止的這段時間。

        過沖幅度以及恢復時間的定義詳見下圖:

        具體要求見規格書和企標要求。

        測試方法:

        輸入為額定電壓,輸出整定在屋頂之,利用電子負載的恒流模式設置跳變來實現輸出負載的跳變(跳變時間為5ms,如果5ms內,模塊無法回復到穩態,需要讓跳變時間加長,讓模塊能夠達到穩態。tr和tf按照20us對應1A來設置,如100A的模塊,負載從25A跳到50A,跳變25A,tr和tf就是500us左右),對于某些大功率模塊,可采用并聯固定負載的方法實現如50%到75%負載跳變,可以用50%固定負載,再用電子負載實現0到25%跳變,用示波器測量輸出電壓的變化。(注意:測試時,示波器采用交流耦合方式,觸發方式可以用Auto或者normal,時間為ms級,就能夠很快的把波形捕捉到)

        判定標準:

        符合測試說明,合格;否則不合格。

        7 缺相和相不平衡測試(僅對三相輸入有效)

        測試說明:

        斷開電網的任一相,模塊應該能夠關機或保護且顯示缺相并報警;缺相恢復后模塊應能夠自動恢復。

        三相電網出現相不平衡時,相不平衡電壓達到規格書或企標的規定時,模塊應能夠關機保護且顯示報警;相不平衡恢復后模塊應能夠自動恢復。

        具體要求見規格書和企標要求。

        測試方法:

        利用三相AC SURCE對模塊供電,調節三相電壓源為額定輸入電壓,模塊為額定輸出電壓和額定輸出電流(如果AC SOURCE功率無法帶滿載,可以相應減少一些負載),分別實現缺相,恢復,測試模塊的缺相保護。

        調節三相電壓源為額定輸入電壓,模塊為額定輸出電壓和額定輸出電流,分別調節某相電壓逐漸下降(其余兩相為額定輸出電壓,測倆嘎三相電壓),直到模塊關機保護,并由相應報警,在逐漸升高該相電壓,模塊能自動恢復。

        判定標準:

        符合測試說明,合格;否則不合格。

        8 輸出外特性

        測試說明:

        測試模塊在額定輸入電壓,浮充狀態下的輸出外特性曲線(輸出電壓/輸出電流關系曲線)。

        測試方法:調節輸入電壓為額定電壓,輸出電壓為浮充電壓,輸出負載為空載,不斷的增加負載(步長可以根據不同的模塊而不同,容量小的模塊步長可以稍微的小一些),記錄在每一個輸出負載下,模塊的輸出電流和輸出電壓,當模塊輸出到了限流以后,繼續增加負載和記錄模塊的輸出電壓、電流,直到模塊的輸出小于10V為止,測試完畢以后,畫出模塊的輸出電壓和電流的關系曲線,就是輸出外特性曲線(為了保證測試的準確性,要求測試點必須多于15個)。

        判定標準:

        符合測試說明,合格;否則不合格。

        9 效率和功率因素曲線

        測試說明:

        常溫下,測試額定輸入電壓,輸出為浮充電壓時,從輕載到滿載時的效率曲線和功率因素曲線。測試滿載輸出,輸入電壓從最低到最高范圍內變化時的效率曲線和功率因數曲線。結果作為熱設計的參考,和作出電壓的損耗曲線。

        具體要求詳見規格書或企標的規定(規格書和企標一般只規定額定情況下的功率因數曲線)。

        測試方法:

        調節輸入電壓分別為額定電壓,輸出為浮充電壓,調節輸出負載,分別記錄輸入功率,輸出功率(輸出功率和輸出電流),輸入功率因數。計算效率并得出效率和功率因數曲線(測試的點必須多于10個,以保證曲線的精度)。

        調節輸出為滿載,輸入電壓從最低到最高變化,分別測量輸入功率、功率因數、輸出功率,計算效率,作出效率和功率因數曲線。

        注意:1. 測試時,先讓模塊帶滿載工作半小時后進行測試;2. 測試輸出電壓搖要用FLUKE45,測試輸出電流要用0.2級的分流器,以保證測試的準確性。

        判定標準:

        符合測試說明,合格;否則不合格。

        10 模塊內監控電壓的設置精度

        測試說明:

        對于內部有監控控制的模塊,當用監控測試軟件(或者監控單元)設置模塊的輸出電壓時,設置值與模塊的實際輸出電壓之差應效應±0.1V,具體參數參見產品開發規格書。

        測試說明:

        調節模塊的輸入為額定電壓,輸出負載為半載,通過ADAM模塊或OCI-6模塊(或其他的485與232轉換的設備)將待測模塊與計算機相連,打開監控測試軟件,調測計算機與模塊之間的通信,使之正常,用計算機調節模塊的輸出電壓,從規格書要求的最低輸出電壓開始調節到最高輸出電壓,步長為1V,同時測量并記錄模塊的實際輸出電壓(測試時用FLUKE45,以保證測試精度),計算實際輸出電壓與設置電壓之差應小于規格書的要求。

        注:同樣也可以通過監控單元進行設置輸出電壓,測試輸出電壓和設置電壓之間的差別。

        判定標準:

        符合測試說明,合格;否則不合格。

        11 模塊內監控溫度測試精度、風機調速、過溫保護測試(使用于有以上的模塊):

        測試說明:

        測試精度:

        對于模塊內有監控測量溫度功率的軟件,用監控測試軟件測量模塊的測溫精度應滿足規格書的要求或企標的要求,一般要求小于2度。

        風機調速:

        對于風冷模塊,如果采用了軟件調速技術,那么模塊的風扇調試過程必須滿足規格書或企標的要求。

        過溫保護:

        對于有過溫保護的模塊,模塊的過溫保護點和恢復點必須滿足規格書或企標的要求。

        測試方法:

        以上三個測試項目可以同時進行測試,測試方法如下:

        首先,打開模塊,將單點測溫儀或多點測溫儀的其中一根熱電偶粘在模塊的測溫點(注意:熱電偶必須粘在溫度探頭靠近溫度測試IC的部分),將模塊按照好;然后,用萬用表的直流電壓檔接在模塊的風扇工作電壓的測試點上,以便測試你可風扇的工作電壓;調節模塊的輸入電壓為額定值,輸出負載為空載,接上監控單元,使得模塊跟監控單元之間通訊正常。

        調節模塊的輸出負載為滿載,讓模塊工作,模塊溫度不斷的上升,記錄監控單元顯示的模塊溫度和測溫儀的測量溫度,記錄步長為1oC,兩者之差即為測溫精度。同時觀察風扇的電壓,記錄風扇起轉的電壓以及對于的溫度,以及記錄風扇的不同的檔位上的溫度和對應電壓;為了讓模塊能夠達到過溫保護點,可以用一個電風吹,用熱風不斷的吹模塊的散熱片,使得模塊溫度迅速上升,直到模塊過溫保護,記錄過溫報表的溫度點;過溫保護后,模塊關機,溫度下降,直到模塊恢復正常工作,記錄此時溫度點即為過溫恢復點。

        判定標準:

        符合測試說明,合格;否則不合格。

        12 模塊內監控電壓和監控電流測量精度測試

        測試說明:

        對于內部有監控控制的模塊,當用監控控制軟件測量模塊的輸出電壓和輸出電流時,監控電壓測量精度應≤0.1V,監控電流測量精度應≤±2A。具體指標詳見規格書或企標。

        測試方法:

        監控電壓測量精度:輸出負載為50%負載,用監控測試軟件(或監控單元)調節模塊的輸出從最低直到最高值之間變化,步長為1V,用萬用表FLUKE45測量模塊的時間輸出電壓值,將該值與監控測試軟件(或監控單元)上測量的電壓值進行比較,兩者之差為ΔV,監控電壓測量精度按以下公式計算:

        監控電壓測量精度=ΔV/模塊實際輸出電壓。

        監控電流測量精度:輸出電壓為浮充電壓值,從最低負載開始按適當的步長調節負載(測量點不少于15個點),使輸出電流逐步增加到最大輸出電流,用0.2等級的分流器和萬用表FLUKE45測量模塊的實際輸出電流值,將該電流值與監控測試軟件(或監控單元)測得的電流值相減結果為ΔI,監控電流測量精度按如下公式計算:

        監控電流測量精度=ΔI/額定輸出電流。

        判定標準:

        符合測試說明,合格;否則不合格。

        13 均流性能測試

        測試說明:

        測試模塊并機工作時的均流性能。并機工作時應能做到按比例均分負載,模塊在50%-100%表稱輸出電流范圍內其均分負載的不平衡度不得超過直流輸出電流表稱值的5%。注意試驗中不應出現電壓攀升現象,輸出電壓不超過企標或規格書的要求。

        具體指標見規格書或企標。

        測試方法:

        (1)分別在半載下整定模塊輸出電壓,使兩模塊輸出電壓存在電壓差(電壓差為模塊額定輸出*穩壓精度,一般要求0.3V),兩模塊輸出并聯,插上均流線,并機工作;負載在全范圍變化,用0.2等級的分流器分別測量并記錄兩模塊的輸出電流,以測量模塊的均流性能。均流度的計算公式如下:

        [I1-(I1+I2)/2]/IE, I2-(I1+I2)/2]/IE

        取兩者中較大的為均流度。其中I1為模塊1的實際電流,I2為模塊2的實際電流,IE為模塊的額定電流。

        (2)調節兩模塊的壓差,直至兩模塊的電流差達到5%(剛剛達到均流的要求),斷開均流,測量兩模塊半載下的電壓值,將兩電壓相減得到的電壓差ΔV就是模塊不均流的最小電壓差(也就是說,當模塊之間的電壓差超過ΔV,模塊就不均流)。假如電壓差ΔV小于(模塊額定輸出*穩壓精度),則模塊在實際的使用中,會存在不均流的情況。

        (3)均充電壓下,測量兩模塊的電流值,應能均流,模塊輸出電壓穩定,不應出現振蕩或嘯叫等現象。

        應注意試驗過程中一個模塊關機,另一個模塊反復開關情況下,是否出現不正?,F象。

        判定標準:

        符合測試說明,合格;否則不合格。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電源 功能 負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炎陵县| 张北县| 安多县| 宜川县| 原平市| 梨树县| 鄂伦春自治旗| 确山县| 固始县| 修文县| 兴宁市| 漳州市| 隆德县| 固原市| 湄潭县| 瓦房店市| 右玉县| 枣阳市| 镇江市| 靖远县| 石棉县| 如皋市| 永登县| 赤城县| 宣恩县| 射洪县| 闻喜县| 姜堰市| 新田县| 武隆县| 伊通| 定西市| 九寨沟县| 聂荣县| 礼泉县| 海口市| 化州市| 葫芦岛市| 通道| 尼玛县|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