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蓄電池組充放電集散控制系統的設計

        蓄電池組充放電集散控制系統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08-01-31 來源:網絡 收藏

          隨著高科技及其產業的迅速發展,大存儲容量的能源系統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諸如電動汽車、大功率UPS、電廠及變電站直流系統、通信系統等很多領域中都得到廣泛應用。

          是由一定數量的單體電池串聯組成的,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有百次直至千次的充、放電。各單體蓄電池過充電、或者放電不足均易引起電池的故障,某個單體蓄電池的故障也會導致整個的故障和損壞。因此,在線實時檢測蓄電池組各單體蓄電池的電壓、時的溫升以及整個蓄電池組的充放電電流、電壓等參數,及時找出損壞或性能顯著降低的蓄電池,對于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降低成本特別是提高直流供電系統的可靠性至關重要。鑒于上述情況,我們研制了蓄電池組充、放電,它克服了早期的集中采集檢測方法中布線多、線路長,浪費人力物力又易引入干擾的缺點,同時多主、高可靠性以及擴充性好等特點使得該系統具有較好的控制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簡介

          控制器局域網絡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總線屬于現場總

          線的范疇,是由德國BOSH公司為分布式系統在強電磁干擾環境下可靠工作而設計的一種串行通信網絡,它具有如下顯著特點:

          (1)多主方式工作,各均可在任意時刻主動向網絡上的其它發送信息而不分主從,且無需站地址等節點信息,利用這一特點可方便地構成多機備份系統;

          (2)采用獨特的非破壞性技術,優先級高的節點優先傳送數據,能滿足不同的實時性要求;

          (3)廣播式數據通信,采用CSMA /CD協議進行總線控制及數據通信。當節點向網上發送數據時,其它節點都同時收到數據,具有點對點、一點對多點及全局廣播傳送數據的功能;

          (4)高傳輸可靠性,總線上每幀有效字節數最多為8 個,并有CRC及其它校驗措施,數據出錯率極低,且在某一節點出現嚴重錯誤時可自動脫離總線,使總線上的其它操作不受影響;

          (5)特別適合于網絡化智能設備,最高速率可至1Mbps,此時通信距離為40m,通信速率選擇5kbps時,通信距離可長達10km,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使用。只有兩根導線,系統擴充時直接將新節點掛接在總線上即可,系統容易實現冗余設計。所以從適用性、可靠性和低成本的角度考慮,本系統中我們選擇了CAN總線來構成底層通信網絡。

          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

          系統由(通用PC機,帶CAN接口適配卡) ,n個智能電壓、溫度等數據采集節點單元(具體個數隨單體蓄電池數而定,但最多不超過110-2 = 108個) , 1個現場智能電壓、電流監控顯示報警節點單元及CAN總線網絡組成,其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結構框圖

          系統中的每個節點都以INTEL80C196KC單片機為核心,配以PH IL IPS半導體公司的SJA1000獨立CAN控制器和PCA82C250CAN收發器構成。PC機和CAN控制器之間采用雙口RAMIDT7132作為雙向數據傳送通道?,F場智能電壓電流監控顯示報警節點單元另采用北京青云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液晶顯示模塊LCM320240ZK和簡易鍵盤,用于顯示各智能檢測節點單元發送來的現場數據和向各智能檢測節點單元發送簡短的PID調節等控制命令。智能電壓、溫度檢測節點單元則配以相應的電壓、電流、溫度傳感器及相應的處理電路,以完成電壓、電流及溫度信號的采集工作。

          圖1中的各個智能電壓、溫度檢測節點單元分別安裝固定于各單體蓄電池旁,具有相同的硬件結構。其主要功能是采集各單體蓄電池的充放電電壓,蓄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的溫升等現場數據,經過濾波和相應變換后通過CAN 總線網絡送到和現場監控顯示報警節點單元;現場智能電壓、電流監控顯示報警節點單元負責檢測蓄電池組充放電電壓、電流,接收各智能檢測節點單元發來的經濾波、變換等處理后的現場數據,對主要參數進行顯示、存儲,完成對蓄電池組充放電電壓、電流的數字P ID調節控制,并對各單體蓄電池進行故障診斷、鎖定和報警,其數據交換也是通過CAN總線網絡送到。CAN總線網絡部分主要由CAN總線通信介質和相應的通信軟件組成。本系統通信介質采用雙絞線,負載連接在和CANL之間,阻抗值為信號的特征阻抗值,約為120Ω。

          節點單元硬件設計

          節點單元工作原理

          本系統中存在現場智能電壓電流監控顯示報警節點單元和智能電壓、溫度檢測節點單元等不同類型的節點,但其核心電路基本類似,只是外圍接口電路和傳感器等采集電路有所區別。以帶有監控顯示報警的節點單元為例,其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

          

        現場蓄電池充放電交直流電壓、電流、溫度等模擬量經濾波、整形后,通過多路轉換開關進入80C196KC的A /D轉換口,由單片機定時采樣并完成A /D轉換;開關量輸入經過光耦、緩沖器進入單片機的I/O口,單片機通過對I/O口的檢測和數值處理產生相應的動作如聲光報警、關閉充放電電源模塊、繼電器動作等;單片機將A /D轉換后的數據與設定參數進行比較和數字計算,由高速輸出口HSO完成PWM輸出,經隔離、整形、濾波處理后送出PID調節信號,可對充放電電壓、電流進行控制;由于外圍接口電路較多,用8155對單片機I/O 口進行了擴展,通過鍵盤和液晶可上、下、前、后翻屏查看監控信息(充放電電源狀態、蓄電池狀態、充放電曲線等)和更改系統參數設置(電壓、電流閾值、溫度補償系數等) ;為進行CAN總線通信和與上位機數據交換,節點單元還設置了CAN通信接口電路和RS232串行通信接口電路。

          CAN總線接口電路

          節點單元CAN總線部分硬件電路原理圖如圖3所示。節點單元CAN總線接口由獨立控制器SJA1000和CAN控制器接口芯片82C250 組成。SJA1000 作為微控制器的片外擴展芯片,其

        片選腳CS接在微控制器的地址譯碼器上,從而決定了CAN控制器中的各寄存器在微控制器中的地址。SJA1000通過CAN控制器接口芯片82C250連接在物理總線上。收發器件82C250能提供對總線的差動發送能力和對CAN 控制器的差動接受能力,完全和“ ISO11898"標準兼容,具有高速、抗干擾、掉電能自動關閉輸出、支持達110個節點連接等特性。

          系統軟件設計

          本系統的軟件由兩部分組成:上位機PC機軟件和節點單元軟件。PC機軟件在Windows環境下用組態軟件產生友好的人機界面,實時讀取各節點單元所傳送的數據,拼裝后在畫面上顯示,通過畫面能及時了解各蓄電池的工作特性、工作狀態,對不符合要求的蓄電池發出報警信號,以便及時處理,找出蓄電池的最佳工作點,保證蓄電池充放電系統的正常工作,提高蓄電池組充放電的工作效率。節點單元軟件包括自檢程序、多路A /D轉換濾波處理程序、數字PID調節程序、LCD顯示程序和通信程序等模塊,采用匯編語言編寫,仿真調試脫機模擬后固化于EPROM內。

        蓄電池組充放電集散控制系統的設計    

        圖3:節點單元CAN總線通信接口電路圖

          節點單元主程序

          節點單元主程序流程圖如圖4所示,完成對A/D轉換結果的數據分析, I/O口數字開關量的處理、調用蓄電池充放電參數調整程序、CAN總線通信程序和鍵盤、LCD顯示程序等。其中數據分析包括蓄電池組的充放電電壓、電流比較、浮充電壓判斷、低壓切除電壓閾值調整等;I/O數字開關量處理包括對開關量的判斷、報警等。

        節點單元主程序流程圖

        圖4:節點單元主程序流程圖

        CAN總線通信初始化流程圖

        圖5:CAN總線通信初始化流程圖

          通信程序

          CAN總線通信程序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初始化程序、發送程序和接收程序。初始化程序主要完成CAN控制器工作方式的選擇,即對CAN控制器控制段中的寄存器寫控制字。

          本系統采用SJA1000,即在系統復位模式下完成如圖5的初始化流程。信息從CAN控制器發送到CAN總線或從CAN總線到CAN接收緩沖區都是由CAN總線控制器SJA1000自動完成的,發送和接收中斷處理流程圖分別如圖6、圖7所示。

        CAN總線通信發送程序流程圖

        圖6:CAN總線通信發送程序流程圖

        蓄電池組充放電集散控制系統的設計

        圖7:CAN總線通信接收程序流程圖

          液晶顯示程序

          液晶顯示程序框架如圖8所示。帶中文字庫的大點陣圖形液晶顯示模塊LCM320240ZK每屏可顯示300個字符,且可以清晰顯示蓄電池組充放電電壓、電流、V/I特性等曲線。首屏監控子菜單內容包括當前時間、交流電壓、電流、負載電壓、電流、環境溫度、單體蓄電池溫度、均浮充狀態等參數。在首屏上按功能選擇鍵啟動或復位可進入主菜單屏,包括電池狀態監控、充放電參數控制以及故障報警等子菜單,利用光標移動可選擇要查看的子菜單。屏間信息的轉換、屏內光標的移動和參數的增減通過上、下、左、右和確定按鍵組合實現。

        液晶顯示程序流程圖

        圖8:液晶顯示程序流程圖

          結 語

          基于CAN總線的蓄電池組充放電集散控制系統充放電參數檢測控制實時性好、抗干擾性強且易于升級,對于提高直流供電系統的可靠性,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維護工作的盲目性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pid控制器相關文章:pid控制器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宁县| 呼和浩特市| 濮阳市| 奇台县| 麻阳| 云安县| 秀山| 静安区| 马山县| 屏东县| 新巴尔虎左旗| 富顺县| 宾川县| 宁陕县| 锦州市| 兴隆县| 赤峰市| 通州市| 绥芬河市| 芦溪县| 靖宇县| 天镇县| 大城县| 青铜峡市| 白水县| 岳西县| 翼城县| 攀枝花市| 云和县| 水城县| 鹰潭市| 武定县| 商都县| 保靖县| 南宫市| 洞头县| 阳谷县| 登封市| 贵阳市| 万山特区|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