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多個器件并聯中的勻流匹配問題

        多個器件并聯中的勻流匹配問題

        作者: 時間:2011-08-16 來源:網絡 收藏

        0 引言

          在電化學、核聚變以及勵磁等大型變換裝置上,都存在多個(如整流管、晶閘管以及其它新型等)的并聯問題,從線路應用的角度,已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1]~[6],其中文獻[1]和[6]還從均流系數的角度,給出了對器件的要求。然而從器件及其篩選匹配方面,我們認為還有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的必要。從事器件應用的,注重器件的內在性能;從事器件設計的,注重線路對器件的要求,兩方面的結合是提升器件性能的最近之路。近年來,我們在解決器件的上,應用戶的要求,作了一些嘗試,取得了一些經驗,這些經驗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晶。本文就是這些點滴嘗試經驗的說明。

        1 器件的提出

          當輸出電流容量的要求高于單個器件的最大可用電流時,就必須采用多個器件并聯;對于一些特殊的應用場合,如絕對不允許有因質量問題而出現停電和設備停止運轉時,往往也采用多個器件并聯,這樣即使有10%~20%的器件,或支路出現問題,也能確保運轉工作正常進行。

          整流二極管和晶閘管等雙極性器件,其通態伏安特性均表現出溫度升高而壓降曲線減小的特點,即所謂負電阻溫度系數,而負電阻溫度系數的器件是很不利于并聯的,這就更增加了并聯均流的難度[7]。

          要進行多個的并聯,就必須認真解決。器件均流問題還可細分為動態均流和穩態均流。

          所謂動態均流是指由斷到開,或由開到關情況下的均流。前者是主要的,后者往往可以不做考慮。由斷態到通態解決的是同時觸發開通的問題,以晶閘管為例,只要是同一批次的器件,開通延遲時間的誤差都在1滋s之內,而整個開通延遲時間才是幾滋s,因此要保證動態均流,就要注意:

          1)將門檻電壓VTO盡量選低些[4];

          2)確保門極觸發脈沖的幅度(例如應用時給定的觸發電流Igm等于器件觸發電流Ig的5倍)和寬度(例如100 滋s),特別是脈沖前沿的陡度(例如0.1滋s)[5],則動態均流是有保證的。

          所謂穩態均流就是通態均流,也是最主要的均流問題。站在應用的角度,主要的均流措施有小電流應用中的電阻均流,大電流應用中的電抗器均流,總之,都是被動的并以額外附加一些電功率為前提。

          不言而喻,之所以有不均流現象,是由于器件的不同通態參數引起的,只有把握好關鍵的器件通態參數這一關,才是抓住了并聯均流的主要矛盾。這一現象如圖1所示。

        多個器件并聯中的勻流匹配問題

        0 引言

          在電化學、核聚變以及勵磁等大型變換裝置上,都存在多個電力半導體器件(如整流管、晶閘管以及其它新型電力半導體器件等)的并聯問題,從線路應用的角度,已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1]~[6],其中文獻[1]和[6]還從均流系數的角度,給出了對器件的要求。然而從器件及其篩選匹配方面,我們認為還有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的必要。從事器件應用的,注重器件的內在性能;從事器件設計的,注重線路對器件的要求,兩方面的結合是提升器件性能的最近之路。近年來,我們在解決器件的均流問題上,應用戶的要求,作了一些嘗試,取得了一些經驗,這些經驗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晶。本文就是這些點滴嘗試經驗的說明。

        1 器件均流問題的提出

          當輸出電流容量的要求高于單個器件的最大可用電流時,就必須采用多個器件并聯;對于一些特殊的應用場合,如絕對不允許有因質量問題而出現停電和設備停止運轉時,往往也采用多個器件并聯,這樣即使有10%~20%的器件,或支路出現問題,也能確保運轉工作正常進行。

          整流二極管和晶閘管等雙極性器件,其通態伏安特性均表現出溫度升高而壓降曲線減小的特點,即所謂負電阻溫度系數,而負電阻溫度系數的器件是很不利于并聯的,這就更增加了并聯均流的難度[7]。

          要進行多個電力半導體器件的并聯,就必須認真解決均流問題。器件均流問題還可細分為動態均流和穩態均流。

          所謂動態均流是指由斷到開,或由開到關情況下的均流。前者是主要的,后者往往可以不做考慮。由斷態到通態解決的是同時觸發開通的問題,以晶閘管為例,只要是同一批次的器件,開通延遲時間的誤差都在1滋s之內,而整個開通延遲時間才是幾滋s,因此要保證動態均流,就要注意:

          1)將門檻電壓VTO盡量選低些[4];

          2)確保門極觸發脈沖的幅度(例如應用時給定的觸發電流Igm等于器件觸發電流Ig的5倍)和寬度(例如100 滋s),特別是脈沖前沿的陡度(例如0.1滋s)[5],則動態均流是有保證的。

          所謂穩態均流就是通態均流,也是最主要的均流問題。站在應用的角度,主要的均流措施有小電流應用中的電阻均流,大電流應用中的電抗器均流,總之,都是被動的并以額外附加一些電功率為前提。

          不言而喻,之所以有不均流現象,是由于器件的不同通態參數引起的,只有把握好關鍵的器件通態參數這一關,才是抓住了并聯均流的主要矛盾。這一現象如圖1所示。

        多個器件并聯中的勻流匹配問題

        2 通態理論和基本特性參數

          多數電力半導體器件的通態伏安特性曲線都可用發展了的赫萊特(Herlet)關系式[8]來表征,即瞬時通態電壓VTM表示通態結壓降、通態體壓降、以及接觸壓降之和。對于一個制作精良的器件,一般可以忽略接觸壓降(接觸壓降是符合歐姆定律的,即使制作水平差,也很容易將它篩選出去),由通態結壓降Vj、通態體壓降Vm公式

          多個器件并聯中的勻流匹配問題

          多個器件并聯中的勻流匹配問題

          公式(3)是一個復雜的函數形式,通態電流對通態電壓的重大影響是隱含在其各個參量上的。

          盡管公式(3)的函數形式很復雜,但在充分考慮載流子間散射效應、俄歇復合效應、端區復合效應后,按照一定的程序,完全可以計算出VTM,并且是理論符合實際的通態伏安特性曲線,如果并聯器件都取接近的通態伏安特性曲線,那么均流問題會解決得很好。

          還可以將復雜的公式(3)表征的函數,用最簡單的函數形式,如0、0.5、1 次冪指數和一個簡單對數來近似描述,寫成如下形式

          多個器件并聯中的勻流匹配問題

          式中4 個常數A、B 、C、D 完全可以用4 個測試點的數據代入,通過解行列式而得到VTM。

          很顯然,運用公式(3)或(4)可以得到通態參數的精確數據和實測結果,但還不方便用于并聯均流匹配工作。

          為此在器件額定工作點附近做直線近似,尋找一個規范的解決辦法。利用圖2,簡單介紹這種處理問題的規范的方法。

          圖2 中,V1 是0.5ITM 下的峰值電壓,V2 是1.5ITM 下的峰值電壓,VTM 是ITM 下的峰值電壓,ITM為通態峰值電流,ITM=3(或仔)IT AV,IT AV是正半波平均電流。

          由圖2很容易得到下式關系式。

          通態峰值電壓

          多個器件并聯中的勻流匹配問題

          這里,通態門檻電壓VTO,是由通態近似直線與電壓軸的交點所確定的通態電壓值;通態斜率電阻rT,是由通態近似直線的斜率計算出的電阻值。通態門檻電壓VTO,通態斜率電阻rT是衡量好壞的標志性參數,是本質的反映。

          幾乎所有電力電子的應用書籍在并聯均流上,都有一句“盡量選用特性參數一致的器件”。器件參數那么多,僅通態參數就有幾十個,究竟如何選取呢?有的選取以通態平均壓降VT一致作為均流匹配的原則,有的選取以額定通態峰值電壓VTM一致作為均流匹配的原則,實踐表明其局限性都很大。我們認為依據用戶實際工作電流,選取通態門檻電壓VTO值、通態斜率電阻rT值一致才是并聯器件均流的正確匹配原則。

          用公式(3)或(4)計算,或者直接用峰值電壓測試儀測出V1、V2 值,代入公式(5)~(7),立即得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鄂州市| 即墨市| 平邑县| 凤凰县| 新兴县| 长寿区| 泰兴市| 浪卡子县| 镇康县| 垣曲县| 赫章县| 合水县| 中宁县| 清河县| 黑龙江省| 永修县| 鹤壁市| 社旗县| 温州市| 牡丹江市| 连云港市| 葫芦岛市| 西青区| 天峻县| 奈曼旗| 美姑县| 庆元县| 稷山县| 炉霍县| 余干县| 南木林县| 南召县| 天祝| 揭阳市| 海兴县| 寿宁县| 乐业县| 延长县| 南涧|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