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社會的關鍵在于半導體電路和系統級別優化:智能電網
在各國政策的推動下,智能電表的導入量將大幅增加,美國宣布導入1億5000萬個,EU計劃在2020年之前導入2億5000萬個,中國則在10年計劃中提出了導入2億6000萬臺的目標。如果各國按計劃大量導入智能電表的話,必定用到有利于降低成本及縮小電表尺寸的IC。為了滿足這種需求,美信推出了電力監控用A-D轉換器“MAX11046”。
電力監控IC的輸入信號分辨率方面,要求A-D轉換電路必須達到16bit的精度(圖4)。市面上雖有幾款IC可滿足這一條件,但MAX11046具備與其他產品不同的特點,即輸入通道數量多達8個(其他公司產品為6個),通過集成前端低噪聲放大器,減少了外置部件,而且采用供應電壓為+5V的單一電源,從而去掉了負電壓電源。由此可將每通道的安裝面積縮小到8mm2,只有其他公司產品的1/3,而且可將構成24通道電路的部件成本減少到其他公司產品的2/3~1/2左右。
此外,美信還面向智能電網的電力供應及負載狀態的通信用途,推出了支持10k~490kHz頻率的電力線通信IC“MAX2991”。調制方式采用OFDM,頻率利用效率高于原來的S-FSK。傳輸3300Byte的信號時,S-FSK 1200需要56秒,S-FSK2400需要28秒,而OFDM只需4秒。可迅速掌握電網的情況,并及時進行控制。符合智能電網PLC標準“G3-PLC”的簡易版,法國電力(EDF)集團已決定在ERDF中采用該產品。還可經由變壓器進行通信。該公司稱,G3-PLC的速度比同樣采用OFDM的標準“Prime”還要快,而且誤幀率(Frame Error Rate)小、可靠性高(圖5)。該公司預定2010年秋季發布符合G3-PLC完整版的產品。(未完待續,記者:大久保 聰,河合 基伸)
![]() |
圖5:采用OFDM來實現可靠性較高的通信 對采用調制方法不同的電力線通信(PLC)技術時,電力基站之間的數據通信品質進行了比較。無論是中電力網內的基站之間,中電力網的基站與低電力網的基站之間,還是低電力網的基站之間,都是調制方式采用OFDM的新標準“G3-PLC”速度最快,而且錯誤較少。該圖根據美國美信的資料繪制而成。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