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淺析移動顯示技術未來發展

        淺析移動顯示技術未來發展

        作者: 時間:2012-05-06 來源:網絡 收藏
      1. 僅僅在幾年前,桌面型設備還是顯示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但是現在,移動顯示已經顯現出領先優勢,各種新興技術總是最先應用在設備上,除了不斷提升顯示分辨率,改善顯示質量外,還不斷應用新材料新技術降低功耗,提升用戶體驗。技術的未來發展如何?哪些新技術會成為移動顯示領域的王者?在近日深圳創意時代主辦的2009移動手持顯示技術大會上,來自諾基亞、矽創電子、天馬微電子、Henkel、晶門科技、立迪思、新突思科技等業界領先廠商以及iSuppli、DisplaySearch等知名分析機構的專家匯聚一堂,對移動顯示技術現狀和未來進行了深入分析, 從中可以管窺到移動顯示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移動顯示技術:TFT依然是未來主流,OLED進展緩慢

        雖然OLED技術具備低功耗、主動發光、更輕、更薄等諸多優勢并獲得了很多廠商的支持,例如僅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AMOLED)就有包括三星電子、三星SDI、LG飛利浦這些擁躉,但是來自iSuppli的首席分析師Vinita Jakhanwal依然認為TFT還是未來的王者,其中非晶硅TFT(A-Si TFT)和低溫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簡稱LTPS)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在未來幾年將掘取大部分移動顯示市場。如圖1所示。

        圖1:未來5年手持設備顯示技術市場份額預測。
        圖1:未來5年手持設備顯示技術市場份額預測。

        她強調CSTN技術在未來所占份額會急劇縮小,不過對于這個說法一些專家持有異議,他們認為未來有需求的梯度差異問題,CSTN必然有需求,不會退出顯示市場。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市場產品部副總監劉慶全同意她對OLED市場前景分析,他認為目前產業在OLED方面的投資還不夠,導致OLED供應鏈的成本難以降低,所以OLED的成本和TFT差異較大,他甚至斷言“未來5年內,OLED成本跟TFT還是有一段差距!”

        二、移動顯示屏分辨率:QVGA稱王

        受移動電視和互聯網閱讀需求的拉動,移動顯示向更高清晰度發展,Vinita認為未來支持QVGA格式的顯示屏需求增長很快并成為主流,而WQVGA顯示屏需求也很大,“在日本,WQVGA正向WVGA遷移。”

        圖2:未來手機顯示分辨率需求預測。
        圖2:未來手機顯示分辨率需求預測。

        三、移動顯示人機界面:觸控技術百舸爭流,電容式觸控一馬當先

        誕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觸摸屏技術,在iPhone手機酷炫應用推動下已經從最初的工業軍事領域迅速普及到消費電子領域,并從小屏幕應用轉向大屏幕應用,矽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金維認為觸控技術作為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模式必然會創新出更多的新應用來,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認為雖然遭遇經濟危機,但全球觸摸屏市場09年還將保持近20%的增長,并在未來5年保持15%的年增長!在市場的需求拉動下,觸控技術突飛猛進,各種新興技術不斷涌現,據統計,全球目前已經有超過10種以上的觸控屏技術,觸控技術的發展呈現百舸爭流的局面,不過主要的觸控技術是電阻式 (resistive)、電容式(capacitive)、表面聲波(surface acoustic wave)、紅外線、光學電感式等等,在市場占有率方面,電阻式依然保持龍頭地位,占據超過50%的市場,而電容式緊隨其后,占據了近28%的市場。

        圖3:各種觸控技術市場占有率。
        圖3:各種觸控技術市場占有率。

        不過由于電阻式觸摸屏存在耗電大、敏感度不高以及透光性不好的缺陷,所以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電容式多點觸控技術將是未來的發展重點。“不過目前的觸控技術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錢金維指出,“例如電阻式觸控技術在即使不觸碰的時候還在耗電,而且電阻式觸控屏在布線時的挑戰比較多難以實現很細的邊框設計,給電子產品的外觀設計帶來挑戰。電容式觸摸由于是利用電容變化完成檢測,所以必須需要人體手指觸摸才能工作,如果用戶帶上手套或者觸摸屏沾上水滴水霧等都會造成觸摸精度下降。”

        針對這些挑戰,矽創電子首次公布了一種新穎的觸控技術――技術,“壓電式在玻璃結構上與蘋果的結構類似,但是差異之處是使用一個電壓源,并以數字方式完成電壓源信號轉化,這樣可以不考慮ITO阻值的變化,所以觸摸屏的應用尺寸范圍會很大,可以適用2寸到100寸的屏幕!”

        下圖顯示了技術的原理

        圖4:壓電式觸控技術的原理。
        圖4:技術的原理。

        圖5
        圖5:基于矽創電子壓電式觸控IC的電子音樂DJ解決方案吸引了很多工程師。

        作為觸控屏IC產業的龍頭,新突思電子科技陳元總經理認為電容式觸摸會成為未來的主流,他從觸控屏整體解決方案角度談了新突思的一些技術,他透露新突思目前在觸控屏方面的技術重點是將PET做的更薄、研制更大觸控屏例如10寸以上觸控屏、實現更多識別。“目前是手指的識別包括單手指操作、雙手指操作以及五指和十指方式,未來會有單點、雙擊、長按識別等。”他強調,“還有就是解決觸控屏的扛干擾問題,例如消除ESDEMI以及環境濕度、溫度的影響。”

        目前,電容式觸控技術分為自電容和互電容兩種,晶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葉兆屏博士分析了互電容式觸控技術的技術特點,并指出晶門科技認為互電容方式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觸控技術的未來發展

        作為一種新興的人機互動方式,觸控技術必然要保持一種可持續發展勢態,未來的觸控技術該是如何的?安榮邦認為要考慮觸控給用戶帶來的真實體驗,他指出“如果分析下觸摸的感覺組成,它有很大部分是物理移動。如果我們要把用戶感覺推向極致的話,物理移動是一定需要的。因為很簡單的邏輯,我按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希望它真的被按下去。”他還表示希望觸控屏能提升可靠性、抗干擾方面的問題。

        對這樣的需求,陳元認為是代表觸控技術的未來發展,“觸控屏應該然還有一個觸動反饋的功能,讓你按下去,真的感覺到是按到了一個東西。”他指出,“另外的觸控新技術應該可以實現接近式感應,可以讓用戶不打開機器直接使用一些功能。”

        錢金維則表示目前的觸控技術基本是2D的技術,未來會誕生3D的觸控技術,“3D觸控就是就是可以感知你的手勢的3D信息,這樣你做一些手勢就可以實現對屏幕的控制。”

        四、移動顯示挑戰:需求創造機遇

        隨著移動通訊進入3G時代,消費者對移動顯示設備所要表現的內容和顯示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移動顯示也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作為全球手機制造的龍頭,諾基亞無疑對移動顯示技術有充足的話語權,來自是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部門經理安榮邦從整機商角度談了對顯示器件的需求,他指出:“目前有關移動顯示的問題有1、LCD屏幕的功能性缺失問題,如黑屏、閃爍、污點等,2、可靠性設計問題――確保顯

        電容式觸摸屏相關文章:電容式觸摸屏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仁县| 平乐县| 西藏| 虎林市| 桃园市| 和平县| 张家港市| 白沙| 大城县| 桑植县| 临汾市| 忻州市| 南开区| 张家口市| 高淳县| 虎林市| 浦东新区| 义马市| 洛阳市| 余姚市| 固原市| 湄潭县| 内黄县| 呼和浩特市| 巴中市| 镇赉县| 大理市| 明溪县| 麦盖提县| 延长县| 榆树市| 乌鲁木齐市| 北碚区| 惠安县| 凤山县| 江华| 中卫市| 正定县| 平顺县| 凌源市|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