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鋰電池充電器的制作
如下圖所示:本充電器設計成為兩個鋰電池串聯充電的電路。由于每個電池上的電壓絕對不能超過4.2V,所以我們選擇最大充電電壓為8.2V(每片電池4.1V),電壓調節由R4、R5來完成。集成電路保證在其第5腳(OVP)上,的電壓不超過2.365V。OVP腳上的電壓等于:
Vovp=VbattR5/(R4+R5)當電池兩極間的電壓為8.18V時,IC第5腳上的電壓為2.47V。在這種情況下IC確保了電壓不會進一步升高,從而通過電池的電壓也不會變得太高。
如果想把這個充電器變為能為3節串聯鋰電池充電的設備,我們可以很方便地調整R4上的電壓,從而將IC的限制電壓提高為4.1V×3。當R4的值為19.6k時,此電壓將被限制為12.39V。這相當于每節電池4.13V。
如前所述,由于鋰電池對于所施加的電壓十分敏感。所以R4、R5必須使用誤差為1%的精密電阻。這對于保證在最壞的情況下,電壓也始終不會高于標準電壓值1%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然,集成電路的輸出也不會絕對準確,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設計將每片電池的充電電壓采用4.1V,而不是4.2V。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電池的最大電壓不會被超過。
由于使用了降壓轉換器,所以電路需要由高于電池充電電壓幾伏的電源來供電。因此在為兩片串聯電池充電時,需要采用12V電源,而為3片串聯電池充電時,則電壓至少需要15V。
二、電流調整
電流的調整,可以很方便地通過在地與IC的13腳(PROG)之間所接的龜阻來實現。而C7和R3對于穩壓電路的穩定是十分必要的,不能省略掉這些元件。當開關S1開路時,由R1決定IC所能釋放出的最大電流。其公式為:
Iconst=2.465(2000/R1)在樣機電路中,R1的值為49.9k。
這時電路的電流約為100mA。而當S1閉合時。IC看起來好象連著一個阻值等于R1、R2并聯的電阻。在樣機情況下,為49.9k與12.4k并聯,結果等于一個9.93k的電阻。通過上述公式計算可得充電電流約為500mA。
如果你希望加大充電電流,需要注意避免峰值電流大大高于預定的平均電流。這個電流要流過包括D1、D2和D3;電感線圈以及IC。此外,還必須確認電池的額定充電電流不會被超過。
三、充電指示器
變換器集成電路LT1510有一個缺點是:沒有一個有效的輸出管腳能夠指示出IC實際提供的電流量是多少。而這對于判定是否需要繼續充電是有用的。為了能夠測量電流,R7被接入電流回路中。通過測量R7上的電壓降,從而判定IC上的輸出電流。R7上的電壓降由放大器IC2A進行放大,IC2B將此電壓與一個固定電壓2.85V相比較。
借以判定電流是否已經降到確定值以下。這里所使用的測量方法可能不是非常準確,但卻足以指示出充電的狀態。當然,如果愿意,R7可以用一個精密電流表代替。
IC2B的增益由跳線K2來調整。這個跳線可以選擇放大器反饋電阻的阻值,從而影響放大器的增益。圖上在靠近K2處標出了各阻值所對應的饋送到LED管D5上的大約的電流值。
電路裝配
下圖中顯示了鋰電池充電器的PCB板布局設計。PCB板設計空間很充裕,所以安裝元件很容易。在裝配二極管和電解電容和IC時,要特別注意極性。同時,不要忘了在K2和C2之間的連線。IC2可以裝在插座上。但lC1最好直接焊在板上,或者使用帶有彎曲針的高質量的插座。
插上跳線到K2上,以使LED指示燈得到所希望的電流。其值最好選擇在電池的額定值的C門O比率以內。現在,電路已經準備好為電池充電了。電池接到BTl腳上。現在接上外電源到K1(注意:其電壓必須與所要求的輸出電壓相匹配),插上電源插頭。充電過程中,可以通過測量電池兩極之間的電壓來檢查工作是否正常(兩片電池最高為8.2V)。測試R7兩端的電壓降,可以檢查充電電流(100mA時,為0.1V)。
如果這些都正確,就可以將電路裝入外殼中。用可靠的插口來連接電源和電池,使之攜帶更方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