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磷酸鐵鋰電池工作原理詳細圖解

        磷酸鐵鋰電池工作原理詳細圖解

        作者: 時間:2012-06-03 來源:網絡 收藏

          FePO4電池的內部結構如圖下圖所示

          磷酸鐵鋰電池工作原理詳細圖解磷酸鐵鋰電池工作原理詳細圖解

          工作原理

          上邊是橄欖石(olivine)結構的LiFePO4作為電池的正極,由鋁箔(aluminium foil)與電池正極連接,左邊是聚合物(polymer)的隔膜(diaphragm),它把正極與負極隔開,但鋰離子Li 可以通過而電子e-不能通過,右邊是由碳(carbon)(石墨graphite)組成的電池負極,由銅箔(copper foil)與電池的負極連接。電池的上下端之間是電池的電解質(electrolyte),電池由金屬外殼密閉封裝。

          LiFePO4電池在充電時,正極中的鋰離子Li 通過聚合物隔膜向負極遷移;在放電過程中,負極中的鋰離子Li 通過隔膜向正極遷移。鋰離子電池就是因鋰離子在充放電時來回遷移而命名的。

          1、電池充電時,Li 從鋰晶體的010面遷移到晶體表面,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進入電解液,穿過隔膜,再經電解液遷移到石墨晶體的表面,然后嵌入石墨晶格中。與此同時,電子經導電體流向正極的鋁箔集電極,經極耳、電池極柱、外電路、負極極柱、負極耳流向負極的銅箔集流體,再經導電體流到石墨負極,使負極的電荷達至平衡。鋰離子從鋰脫嵌后,磷酸鐵鋰轉化成磷酸鐵,其晶格結構變化如上圖-2。

          2、電池放電時,Li 從石墨晶體中脫嵌出來,進入電解液,穿過隔膜,再經電解液遷移到磷酸鐵鋰晶體的表面,然后重新經010面嵌入到磷酸鐵鋰的晶格內。與此同時,電池經導電體流向負極的銅箔集電極,經極耳、電池負極柱、外電路、正極極柱、正極極耳流向電池正極的鋁箔集流體,再經導電體流到磷酸鐵鋰正極,使正極的電荷達至平衡。

          從磷酸鐵的工作原理可知,磷酸鐵的充放電過程需要鋰離子和電子的共同參與,而且鋰離子的遷移速度與電子的遷移速度要達至平衡。這就要求鋰離子電池的正負電極必須是離子和電子的混合導體,而且其離子導電能力和電子導電能力必須一致。但是眾所周知,磷酸鐵鋰的導電性能很差。而石墨負極的導電性雖然要好一些,但是要實現大倍率放電時,仍然需要改善負極的導電性,使其的電子導電能力與鋰離子從石墨中脫嵌的能力達至平衡。

          為了解決磷酸鐵鋰電池正負極的導電問題,

          1、必須在電池的正負極中加入導電劑,使之在電池的活性材料中形成如圖-3模型和圖-4的電鏡照片所示的有效的導電網絡。

          2 、如果將電池的離子傳導能力設為I,電子傳導能力設為E,則理論上I=E;3、為了保證電池在充電和放電過程中,電荷保持動態平衡:I正極=I電解液=I隔膜=I電解液=I負極,E正極=E正極集流體=E極耳=E正極柱=E外電路=E負極柱=E負極耳=E負極集流體=E負極。(這三個等式實際上是鋰離子動力電池設計的重要原則,但是,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和實際生產過程中,如何實現上述三個等式,還需要設計一系列的實驗來進行驗證,建立數學模型或者建立經驗公式,然后通過這些模型或者公式來進行鋰離子電池的設計)

          磷酸鐵鋰電池工作原理詳細圖解

          圖-3:導電網絡示意圖

          磷酸鐵鋰電池工作原理詳細圖解

          圖-4:磷酸鐵鋰和SP分散后的電鏡照片

        離子色譜儀相關文章:離子色譜儀原理
        調光開關相關文章:調光開關原理


        關鍵詞: 磷酸鐵 鋰電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杂多县| 遵化市| 庄浪县| 三原县| 莱州市| 上栗县| 河南省| 通州区| 稻城县| 方正县| 樟树市| 梅州市| 通海县| 惠州市| 正宁县| 手游| 昌邑市| 永和县| 连云港市| 灯塔市| 天津市| 东方市| 咸宁市| 左云县| 台东县| 凤凰县| 富川| 芦山县| 桐乡市| 望都县| 仪陇县| 宁化县| 平乡县| 于都县| 当涂县| 高密市| 涡阳县| 萍乡市| 鹤岗市|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