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管理芯片的研究及其低功耗設計案例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低功耗研究大多是對模擬和數字電路進行分開討論。這和模擬電路自身的特點密切相關。模擬集成電路和處理0或1信號的數字電路不同,它主要處理幅度、時間、頻率連續變化的信號,并且具有以下特點:
①電路形式的多樣性。包括數據轉換器(如A/D轉換器、D/A轉換器等)、運算放大器、線性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寬帶放大器等)、非線性放大器(模擬乘法器、對數/反對數放大器等)、多路模擬開關、電源電壓調節器(線性調壓器、開關電源控制器等)、智能功率IC以及各類專用IC.
②性能指標的多樣性。包括精度、輸入范圍、失真、噪聲、電源電壓抑制比(PSRR)、增益、頻率帶寬、輸入/出阻抗等。
③電路結構的多樣性。僅以一個運放為例,就有兩級、Cascode、折疊式(Folded)Cascode、A/AB類放大器、單端/差分放大器等眾多結構。
④器件的多樣性。常見的器件就有晶體管、二極管、電阻、電容、甚至電感等。模擬電路處理信號的連續性、電路結構形式的多樣性、性能指標的精確性,都使得電路及版圖的設計必須圍繞具體電路展開,設計的自動化程度遠遠低于數字電路,而難度又遠高于后者。
雖然在數字時代,數字電路的設計方法、工藝條件都領先于模擬電路,數字IC的市場占有率也要高于模擬IC,但模擬電路畢竟是數字電路和現實世界的橋梁,所以它仍然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另外,在實際的較高復雜度的系統中,總是把存儲電路、邏輯控制電路和模擬電路一起集成在同一芯片中,即所謂的數模混合電路。CMOS工藝的成熟和在數字電路中的普遍應用,也要求系統中模擬電路工藝要和標準CMOS工藝相容,因此,模擬電路中包括功耗在內的性能將直接決定著系統的性能。
在混合信號電路中,許多成功應用在數字電路中的低功耗技術,并不適合應用在模擬電路中。例如,降低電源電壓是減小功耗的有效方法,但對于模擬電路,正如文獻[16]所指出,對于給定的動態范圍、增益和增益帶寬乘積,降低電源電壓將反而使功耗升高,這同時也說明,在低電壓下實現低功耗,是以犧牲電路的一部分性能為代價的。因為模擬電路的性能不能脫離具體的電路來討論,所以有較多的文獻報道了低壓低功耗電路設計。
隨著越來越多的電池供電數模混合電路的出現,上述傳統的設計方法受到了強烈的挑戰。低功耗必然要求對整個混合信號電路進行統一的功耗管理,而不是將模擬、數字電路孤立開來。從設計的角度,如何協同考慮數字、模擬電路的功耗,會遇到比純數字電路或純模擬電路更多的困難。因此,混合信號的低功耗研究開始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文獻[17]在設計激光驅動器時,曾利用數字信號控制電流開關來減小功耗,但采用的是外加數字信號;文獻[18]、[19]提出了利用數字信號來控制模擬電路,但目的是減小電路噪聲而不是功耗。2001年清華大學提出了將數字電路的信號控制模擬電路的活動,即所謂的Pulsed-Activation來節省系統的功耗[20],但只是從電路上證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對如何有效地節省數模混合系統的功耗,并沒有作進一步的理論研究。應該看到,研究混合信號電路的低功耗,將涉及目前的模擬、數字低功耗設計的熱點領域,但也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值得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1.3課題研究內容以及文章結構
為了實現鋰電池管理芯片的保護功能及低功耗設計要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為:數模混合電路中的各部分的低功耗設計及協同考慮方法;鋰離子電池管理芯片的保護功能設計及低功耗實現;電路設計和仿真,版圖實現以及包括功耗在內的后仿真驗證。
根據內容需要,本文研究的重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數模混合電路中的低功耗方法分析:研究低功耗的文獻相當多,但大多數是將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分開來考慮的。作為一個實際的數模混合系統,低功耗設計不能脫離系統應用的場合,而且又要有一定的可重用性,這有一定的難度,也有相當的挑戰性。
②鋰離子電池管理芯片的保護功能設計:針對鋰離子電池應用特點,設計出能對電池實施實時、有效保護的系統。
③面向鋰離子電池管理芯片低功耗實現:從應用場合出發,研究基于負載驅動的數模混合單芯片系統的功耗優化方法。
④版圖實現與結果驗證:包括版圖設計及后模擬驗證。其中,結果驗證包含兩方面:一是功能的準確性驗證,二是包含功耗在內的電學參數的精確性驗證,三是系統的可實現性驗證。1.4本文的研究方案及意義
根據研究現狀和設計要求,本文擬采取的研究方案為:
①考慮到混合信號單芯片系統的要求,分別研究數字和模擬電路中的低功耗方法:其中亞閾值電路可以采用標準數字CMOS工藝,比較適合用在低速低電流消耗場合,所以將對亞閾值電路作較深入的理論研究和設計分析,包括失配、噪聲對功耗優化的實際限制,設計時電路控制與判斷,以及對具體的亞閾值電路結構討論。
②鋰離子電池管理芯片的保護功能設計:包括實時的充放電壓檢測和控制,即能實現過放電保護、過充電保護、零伏充電電壓抑制;包括實時的雙向充放電電流檢測,即能實現過流的二級保護、短路保護、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