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和頻率合成器的GPS信號源的設計

        基于FPGA和頻率合成器的GPS信號源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9-27 來源:網絡 收藏

          是發射系統和接收系統中的核心器件,采用相位負反饋頻率控制技術,具有良好的窄帶載波跟蹤性能和帶寬調制跟蹤性能,為系統上、下變頻提供本振信號,對相位噪聲和雜散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通過鎖相頻率合成技術實現的頻率源已經在雷達、通信、電子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本文以設計為參考,介紹ADI公司的設計中的典型應用。

          1 信號源系統組成

          1.1 系統設計

          根據文獻了解了GPS信號的結構特點,本文設計的目的是模擬衛星發射的GPS信號,也就是對GPS信號進行基帶調制并產生頻率為1 575.42 MHz的GPS射頻信號,根據文獻,在系統總體設計中,采用超外差上變頻思路,根據系統設計特點,分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兩部分,系統設計如圖1所示,數字電路部分設計采用軟件無線電的思路,利用芯片完成GPS信號的基帶調制和中頻調制,輸出8 b的GPS數字中頻信號,通過D/A器件轉換為模擬信號后送到模擬電路;模擬電路部分是整體設計的核心,主要是進行射頻電路板的設計與實現,采用、混頻器等器件,對信號進行混頻,濾波,功率控制等,將GPS中頻信號混頻調制到射頻信號,利用射頻電路完成上變頻功能。

          1.2 模塊設計

          (1)數字電路:數字電路部分就是基帶/中頻模塊設計,采用軟件無線電思路,根據文獻,利用芯片產生GPS導航電文(D碼)、C/A碼、數字中頻載波,對它們進行基帶調制、擴頻調制輸出GPS數字中頻信號,其中GPS信號調制原理如圖2所示,主要由C/A碼模塊、D碼模塊、DDS模塊和調制模塊等組成。其中C/A碼模塊產生速率l.023MHz的第i顆衛星的C/A碼序列,C/A碼有1 023個碼片,持續周期是1 ms;D碼模塊產生速率50 Hz的第i顆衛星的導航電文(D碼);DDS模塊產生速率12.5 MHz的數字載波信號;調制模塊對C/A碼、D碼和載波信號進行擴頻調制和BPSK調制,輸出12.5 MHz的GPS數字中頻信號。

          (2)模擬電路:根據文獻,模擬電路部分就是射頻模塊設計,利用頻率合成器、混頻器、濾波器和衰減器等器件進行射頻電路設計,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的模擬部分,功能是將GPS信號由中頻搬移到射頻上,通過濾波器濾波,經可調衰減器調整功率后輸出GPS射頻信號,完成上變頻功能。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克拉玛依市| 怀柔区| 如东县| 巨野县| 恭城| 迭部县| 岳阳市| 和田县| 辽阳县| 秭归县| 凤山县| 白水县| 博客| 台东县| 托克托县| 颍上县| 太仆寺旗| 鹰潭市| 静安区| 桦川县| 永年县| 西藏| 东源县| 东乡县| 湛江市| 龙口市| 连山| 许昌县| 普兰店市| 融水| 昌邑市| 永德县| 七台河市| 甘孜县| 法库县| 德庆县| 昂仁县| 平谷区| 阿拉善盟|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