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的小型星載非制冷紅外成像系統

        基于FPGA的小型星載非制冷紅外成像系統

        作者: 時間:2010-11-16 來源:網絡 收藏

          2 各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2.1 CCD探測器電路設計與實現

          根據內編隊重力場衛星設計的紅外成像環境溫度(300 K)和黑體維恩位移定律,可得到紅外光譜輻照度的峰值波長為9.66 μm,處于長波紅外波段,因此可以選用典型波長為8 μm~14 μm的探測器。在波長范圍確定的情況下,綜合考慮航天運用上高可靠性、低功耗、低噪聲和小型化等方面的要求,選取了ULIS公司生產的UL 03 16 2非制冷型長紅外微型測輻射熱儀[4]。與之相匹配的紅外鏡頭委托相關公司設計了視場角120°、焦距3 mm、光圈F數為1的廣角鏡頭。UL 03 16 2微型測輻射熱儀焦平面陣列包含兩部分:由384×288個單元組成,采用多晶硅工藝制作的電阻型兩維探測陣列;連接到探測器陣列的硅工藝讀出集成電路(ROIC)。

          根據探測器芯片資料,探測器正常工作所需的電源和各項偏置電壓參數要求如表1所示。

        基于FPGA的小型星載非制冷紅外成像系統

          由表1可知,VDDA和VDDL為供電電源,選用了轉換效率高、穩定性好的LT1086-5.0和LT1086-3.3電源芯片,它可提供1.5 A的最大電流。4個精密基準電壓源需要為探測器提供低噪聲的偏置電壓(VBUS、GFID、VSK和GSK),比較此類芯片的特性,采用AD584配合精密可調電阻產生VBUS、GFID和VSK三種電壓,采用LM4041配合精密可調電阻產生GSK電壓。為了使電源噪聲達到上述要求,設計了放大器去噪電路,采用低噪聲精密放大器OP270,它在1 kHz下能達到5 nV的電壓穩定精度,溫度漂移為1 ?滋V/K。圖2以VSK(5.475 V)電壓為例給出了具體電路原理圖,其他電壓的電路原理基本類似。

        基于FPGA的小型星載非制冷紅外成像系統

          探測器借助不同的外部時鐘和偏置電壓,內部時序器為完全同步的ROIC操作提供所有必要的內部信號,所有內部脈沖都是通過主時鐘的整數倍頻得到的。內部時序器的操作僅需要以下時鐘[4]:(1)主時鐘(MC);(2)復位信號;(3)積分信號。VIDEO信號在每行積分完成的18.5個時鐘周期后開始輸出,與之相應的AD采樣時鐘可設置為積分完成后的19個周期開始,與主時鐘同步。上述信號的時序關系可在內部編程實現。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康市| 华亭县| 恩施市| 西宁市| 汕头市| 哈密市| 余江县| 新昌县| 永定县| 双辽市| 白山市| 仪征市| 新干县| 营口市| 左贡县| 应城市| 巴彦淖尔市| 临漳县| 新宾| 大竹县| 巴林左旗| 盘锦市| 胶南市| 邯郸市| 吴川市| 龙胜| 宜城市| 临泽县| 东港市| 寿宁县| 布拖县| 榆中县| 沽源县| 肇源县| 沙坪坝区| 夏河县| 林芝县| 专栏| 蒲城县| 西安市|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