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設計全球最節能的LED前照燈

        設計全球最節能的LED前照燈

        作者: 時間:2011-08-23 來源:網絡 收藏

          外觀為藍色,卻發出白色的光。日本市光工業研制的這種前照燈被日產汽車“LEAF”(中國名:聆風)所采用,作為后起廠商,市光工業在開發過程中追求了不同于其他公司產品的性能。

          2010年12月,日產汽車上市了量產型電動汽車“LEAF”。該車采用了全球功耗最小的(發光二極管)前照燈。而之前已經實用化的前照燈至少需要三個LED。此次將LED數量減至兩個,耗電量只有23W,成功降至以往鹵素前照燈的約1/3、的約2/3。

          除了節能之外,該燈的設計也很有特點。此前的都采用以投影透鏡配光的方式,而且具有非常相似的外觀。

          而新型全球首次采用了以反射板(反射鏡)配光的方式。設計獨創,從外觀上看不出光源位于何處,而且雖在亮燈時發出白光,但滅燈時看上去卻是藍色的。

          蚊香事件

          開發這款前照燈的是市光工業,由研究開發部P2P3項目一組項目經理村橋克廣負責。

          村橋在回顧當時的情況時說,“終于實現了夢想。盡管市光工業在LED前照燈方面起步較晚,但新技術的實用化讓技術人員充滿成就感”。

          村橋進入市光工業的直接原因是受到了大學時代一位學長的邀請。但根本還在于他本來就喜歡汽車及摩托車。從大學的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一畢業,他就進入了市光工業工作。“這是因為原本就很喜歡制作東西,對車燈也很感興趣,曾經自己調高過摩托車前照燈的亮度”。

          1988年進入公司后,村橋先是在制造后組合燈的工廠實習。“當時覺得無論是工人還是設備,市光工業的規模都很大”。后來又被分配到計算機輔助工程(CAE)部門。在該部門進行模具設計,還在車間參與了產品制造。第二年,也就是1989年被調到研發部門工作。上任伊始就接到了一項任務。

          “這項工作是查明車廂燈的污垢是如何產生的。因安裝在車廂頂棚的車廂燈會沾上灰塵或煙油等,為尋找出這方面的對策,首先要查明原因”。

          “因為我比較喜歡制作東西,就自己制作了車內模型,點燃10根蚊香,分析煙霧的流動情況及煙塵污垢的附著情況。當時太專注了,結果整個研發樓都是蚊香的氣味,為這事沒少挨同事及學長的奚落。這個小插曲至今仍令人難忘”。

          村橋根據蚊香實驗的結果,向汽車廠商報告了車廂燈產生污垢的原因,同時,除了煙霧的流動路徑之外,還考慮到了靜電對煙油的影響,提出了通過更換材料來減少靜電的方案。

          從此,村橋便一直從事有關車內照明的研發。他還研究開發了使用新光源的照明,并負責開發了使用氖燈(Neon Discharge Lamp)的后組合燈及高位剎車燈(High Mount Stop Lamp)等。不過,這些產品最后并未能商品化。

          參加“光之卵”項目

          “就像熒光燈逐步被LED取代一樣,氖燈也被時代所淘汰。另外,因需要設置高電壓電路并采取噪聲對策等,氖燈會導致成本增加,這也是氖燈商品化的障礙之一”。

          之后村橋參與了名為“光之卵(Light Egg)”的大型研發項目。開發的系統是在HID(High Intensity Discharge,高亮度放電)周圍安裝反射鏡,利用光纖進行光分配,然后將其作為汽車各部分的光源使用。這一劃時代的構想是只使用一個光源,將其用于前照燈、后組合燈及室內燈等多種照明。

          “這也花費了很大的成本。原因是光纖并未像預期的那樣低成本化。而且,還需要使用遮光板以及可按用途獲得不同顏色的濾光片,這同樣是開發該系統的瓶頸。另外,因為只有一個光源,還存在如何在發生意外時進行安全保護的問題。盡管我們也實際制作出系統并實施了行車實驗,但最終未能達到實用化水平”。

          但是,通過參與一系列研發工作,村橋獲得了接觸前照燈的契機。村橋是在上世紀90年代后半期經手這些項目的,而這一時期LED的技術取得了劃時代的進步。日亞化學工業于1993年開發出了藍色LED。隨后綠色LED也被開發出來,加上已經實用化的紅色LED,RGB三原色LED產品湊齊。1996年采用藍色LED技術的白色LED也實現了產品化。

        設計全球最節能的LED前照燈
        圖1:日產電動汽車“LEAF”的前照燈

        日產汽車首次采用了LED前照燈。

        設計全球最節能的LED前照燈

        圖2:前照燈單元

          藍色部分為使用LED的近光燈。作為LED前照燈首次采用了反射鏡方式。特點是采用了從外部看不到光源的構造。下端的遠光燈為普通的鹵素燈。

          “當初進公司時,業界普遍認為藍色LED無法實現,因此它的誕生令人震驚。同時我也覺得‘照明將會因此而改變’”。

          LED壽命長、節能、發熱量小,而且可靠性高。

          “但最初亮度很低……而且成本很高”。

          最初一個白色LED的價格是白熾燈泡的10倍,要提高亮度,需要使用多個LED,要實現相同的亮度,需要花費的成本是白熾燈泡的500~1000倍。

          紅色LED已在高位剎車燈等產品上實用化,而白色LED在汽車領域的實用化進程是從不需要很高亮度的車內燈開始推進的。市光工業的LED車內燈先是應用于日產汽車的“公爵(Cedric)”及“光榮(GLORY)”的車門玻璃邊燈(1998年),之后又被推廣到豐田“埃爾法(Alphard)”的間接照明(2002年),以及日產“騏達(TIIDA)”的地圖燈(2004年)等。

          LED的“低亮度”拖了后腿

          “令人記憶深刻的是最初實用化的車門玻璃邊燈。這種燈是在后窗下端安裝LED,向上照射,目的是在夜間或暗處上下車時提高視認性。但令人苦惱的是,LED的光在穿過玻璃時會被吸收,幾乎照不到上端。這需要與日產汽車及玻璃廠商合作開發特殊的玻璃”。

          盡管當時也開始考慮將LED應用于前照燈,但此時LED的“低亮度”的弱點拖了后腿。

          “我們從2004年開始開發LED前照燈,不過在車展上展出的第一件試制品時卻使用了20個LED。雖然找到了產品開發的感覺,但如果不提高亮度的話,要想產品化仍困難重重”。

          2005年,市光工業、日產汽車以及美國LED制造商飛利浦流明三家企業共同成立了LED前照燈開發項目組。目標是開發出全球最省電的產品。為此,需要把LED的個數減至最少。要達到普及目標,就要在不犧牲配光性能的情況下降低價格。

          “提高亮度只能委托LED廠商。通過努力,提高光提取效率及散熱性的開發取得了進展。我們的任務是使其達到亮度方面的要求,此外還為如何散熱采取了技術對策”。

          關于LED前照燈,豐田的“雷克薩斯LS600h”首先采用了投影透鏡式產品。鑒于成本問題,當時是只配備在了高級車上。

        設計全球最節能的LED前照燈
        圖3:光之卵的實驗


          使用HID(High Intensity Discharge)的高亮度光源,利用光纖進行分配,設想作為多處照明的光源使用。

        設計全球最節能的LED前照燈

        圖4:LEAF的LED前照燈截面構造
        首先用一枚反射鏡使配置于散熱片的LED的光纖發生反射,再用第2枚反射鏡進行配光。

          另一方面,在采用LED前照燈方面落后于其他企業

        led燈相關文章:led燈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LED LED照明 LED前照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山县| 台州市| 沅江市| 华池县| 潼南县| 肇庆市| 额敏县| 惠州市| 紫阳县| 吕梁市| 肥东县| 寻乌县| 海南省| 饶平县| 清涧县| 合阳县| 文昌市| 凌云县| 西平县| 桐城市| 宁武县| 涿鹿县| 策勒县| 晴隆县| 马山县| 苍山县| 安泽县| 华池县| 平阴县| 阿瓦提县| 小金县| 威海市| 环江| 闽侯县| 麦盖提县| 依安县| 柘城县| 元谋县| 萝北县| 东山县|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