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殺死了中科紅旗Linux
在我看來,中科紅旗死了不重要,“誰”殺死了中科紅旗才重要。中科紅旗Linux、金山WPS、瑞星殺毒軟件以及用友國產財務軟件等是國產軟件企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除此之外,盡管還有人大金倉、南大通用等數據庫軟件,但在市場占比上差距很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21696.htm如今系數這些不多的亮點,除財務軟件因為國內市場特殊性尚還可以之外,其余都已經是物是人非了,中科紅旗Linux出局更是讓人感嘆。尤其讓人彷徨的是,中科紅旗、金山、瑞星之后,沒有新的國內代表性軟件企業涌現。
原本被認為最適合中國人的,被寄予厚望的軟件企業究竟是怎么了?軟件企業不能夠真正成長壯大的原因是什么?在“中科紅旗為什么是這樣的結局”和“究竟是誰殺死了中科紅旗Linux?”文中對此進行了分析。與此同時,也透過新浪微博對此進行了調查(http://t.cn/8FOUJzR),短短兩天其結果如下。

從結果看,更多人傾向于中科紅旗自身的技術實力不夠,不論管理問題,還是產品問題,這些都可以歸咎于此。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中科紅旗出局必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問題正在于,需要一個什么樣的環境和機制,才能夠保證民族軟件企業可以逐步成長壯大呢?中科紅旗苦苦支撐了14年,這非常不容易,如果是一個嬰兒,也成長為一個少年了。但中科紅旗這14年,沒有表現出這樣的競爭力。有沒有外界因素呢?
體制因素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以前說過,政府采購、核高基的出發點都是非常好的,也體現了政府對于“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的重視。我們習慣呼吁政府扶植。在一次內部研討會上,有曾經在政府部門擔任過要職的著名中科院院士表示,國家要下定決心,舉全力扶植一家企業,例如華為,不愁不能夠成功。換言之,政府扶植力度不夠,同時也過于分散。中科紅旗出局,是因為政府扶植不夠嗎?
政府采購、核高基應該是“壯骨粉”不是“續命丹”,從這個意義來說,目前的方式并不見效。既然如此,是不是換一個思路。依我看來,中國軟件的未來不在于中科紅旗、金山,更不在瑞星這樣的企業,中國軟件的希望不在于個體而在于群體,希望在年輕人身上,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用不著名氣和顯赫的經歷,年輕人只要有志于軟件,就能夠都到所需要的支持。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軟件需要國家風投。
所謂國家風投與風險投資不同的是,國家不需要股權,只要能夠實現階段性目標,這樣的投入就是對社會的回饋。此外,與風投不同的是,國家可以在商業環境上軟件創造適于生長的土壤,例如用“2008奧運會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來保護軟件,這是風投所沒有辦法實現的。
總之,如果能夠從過中科紅旗出局這樣的個案進行深入反思,哪怕是取得一點點進步,那么,中科紅旗的出局也還是有意義的!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