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光伏產業脫困復蘇 市場融資問題凸顯
2013年是光伏產業動蕩的一年,同年6月6日,光伏產業遭遇了歐盟的“雙反”制裁。在當時,和瑞對光伏產業歐盟的“雙反”問題提出了觀點,認為:在“雙反”問題上,中國政府會采取一系列反制裁的措施,為了應對危機,繼續扶持光伏產業,并且出臺一系列的補貼政策;觀點還認為,我國對能源的內需是巨大的,內需也許會拉動光伏產業的發展,光伏行業向上的拐點已經隱隱浮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21505.htm2014年,和瑞資產持續關注光伏產業新能源的動向,為廣大群眾朋友們提供中肯的觀點。在扶持光伏產業政策下,2013年的光伏組件成本下降到0.65美元/瓦,而上半年銷售價格一路回升到0.7美元/瓦,同年下半年保持了基本穩定。終于,熬過寒冬的企業虧損幅度開始收窄,甚至扭虧為盈,行業景氣反轉確立。
和瑞分析師告訴表示:2014年,中國光伏終端市場建設目標是14GW,到2015年累計建設目標是35GW,資金需求分別是1200億元、累計3500億元,中國正在成為光伏發電大國,每年的建設資金需求是巨大的。但正是由于資金需求巨大,融資則成為了光伏產業發展最大的障礙。
企業債臺高筑融資受困
在2011-2013年年光伏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產業重組的影響下,全行業企業打起了價格戰,連續虧損。為了維持現金流,企業只能貸款,舊債未還再舉新債,債務包袱越背越重。導致了全行業的負債率居高難下,企業低薄的利潤很大一部分被貸款利息吞沒,淪為銀行的“打工仔”。目前所有商業銀行對光伏企業貸款到目前為止依然謹慎,大部分民營光伏企業仍受困于融資瓶頸,和瑞資產分析師說道。
傳統金融不給力造成融資緩慢
“銀行對光伏企業的不信任,光伏產業與銀行之間所陷入惡性循環是目前光伏產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和瑞資產金融分析師說道。另外,傳統金融不給力同時也是當前終端融資市場融資困難的一個關鍵因素。
在光伏產業整合的大背景下,銀行、股權、債券等一系列傳統的融資方式遠遠難以滿足國家2014年規劃的建設資金需求。在沒有新的融資方式出現之前,光伏產業的融資瓶頸問題依然沒能解決。
總結以上和瑞資產分析師的觀點,盡管我國的光伏產業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脫困持續復蘇,但是依然進展緩慢,面對融資困難的問題,光伏產業的發展將是一場艱巨的“馬拉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