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自動判別三極管管腳電路設計

        自動判別三極管管腳電路設計

        作者: 時間:2012-05-07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在電子技術中,是使用極其普遍的一種元器件,三級管的參數與許多電參量的測量方案、測量結果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在電子設計中,的管腳、類型的判斷和測量非常重要。測量管腳的方法有多種,其中實驗室常用的是利用萬用表和三極管各管腳的特點進行測量,但由于三極管各個引腳間的電壓、電流關系復雜,且三極管本身體積較小,給測量帶來很大不便,而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對三極管管腳、類型自動判別的裝置。因此,設計出一款能夠自動判別三極管管腳、類型的電路顯得尤為重要。

        1 硬件電路組成原理

        根據目前常用三極管的類型及管腳排列方式,設計的自動判別電路包含中心控制單元、轉換電路、檢測放大電路和顯示電路四個部分,如圖1 所示,其中用 作為中心控制單元。


        2 硬件電路設計

        圖2 所示為三極管管腳類型自動判別硬件電路原理圖,該硬件電路主要包括單片機、反相器CD4069、光電耦合器4N25、74LS06、74LS07、若干電阻和電容等元器件。

        圖2 判別電路原理圖

        首先由單片機的P3.0~P3.2 口送出三位二進制碼(高低不同的電平),分別送至三極管的1、2、3號引腳。對于不同的三極管,在單片機送出不同的編碼時,其1、2、3 號引腳上的電流方向不同,有流入和流出兩種情況,用兩只光電耦合器反向并聯來檢測哪個方向上有電流通過,此時三位二進制碼變成六位二進制碼。將檢測到的來自光電耦合器的電信號進行放大,由于此時輸出的信號并非標準的高低電平,不能直接被單片機識別,相位也不符合要求,故加一級反相器CD4069 進行反相,然后將反相器輸出的標準的六位二進制碼送至單片機的P1.0~P1.5 口。單片機根據從P1 口讀出的數據與單片機內部預先寫入的數據進行比較,當滿足相應的條件時從P3.3~P3.7 口輸出檢測結果,最后用發光二極管來顯示對應的三極管類型。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川市| 沂源县| 新余市| 洛阳市| 阳东县| 准格尔旗| 马尔康县| 樟树市| 句容市| 沾化县| 梁平县| 韶山市| 永济市| 云梦县| 河北区| 合江县| 宜良县| 兰坪| 阿拉善右旗| 绥中县| 泌阳县| 绥宁县| 通河县| 渝中区| 巫溪县| 江陵县| 全椒县| 梅河口市| 麻阳| 遂溪县| 壤塘县| 冷水江市| 肇源县| 中超| 舟山市| 新宾| 长丰县| 钟山县| 芮城县| 河东区| 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