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單片機設計的簡易智能機器人

        基于單片機設計的簡易智能機器人

        作者: 時間:2012-10-08 來源:網絡 收藏


        圖4中各傳感器說明如下:

        傳感器1置于機器人正前方朝下的金屬探測傳感器,用于探測金屬。

        傳感器2置于機器人正前方朝前的超聲波傳感器,用于檢測障礙物。超聲波來源于555產生40 kHz的方波信號,經超聲波發射頭發出。發射頭不斷發出信號,當遇到障礙物時,信號會被反射回來,從而接收頭會接受到信號,將信號送入進行相應的判斷和處理。

        傳感器3置于機器人正前方朝下的紅外光電傳感器,用于檢測停止線。紅外發射管發出信號,經不同的反射介質反射,根據紅外接收管是否接收到信號做出相應的判斷。

        傳感器4、5置于機器人底座下方朝下的紅外光電傳感器,用于檢測地面的引導線,原理同傳感器3。

        傳感器6、7置于機器人正前方朝前的光敏電阻傳感器,用于尋找光源。當機器人前方有光源照射時,光敏電阻的大小將會改變,將2個傳感器的改變量進行比較處理后送入將會產生相應的調整信號,使機器人朝光強的方向行走。

        傳感器8置于機器人后方兩側朝外的超聲波傳感器,用于在機器人遇到障礙物時的轉彎處理,判斷機器人是否完全繞開障礙物,原理同傳感器2。

        傳感器9置于機器人正后方的光電碼盤,用于計里程,借助于鼠標原理,選用直徑為2.6 cm的塑料小輪自制光電碼盤,經過打磨使其周長為8 cm,再在該小輪上打等距離的8個孔,如圖5所示。最小測距精度可達到1 cm,足以滿足要求,兩側裝上光電傳感器,將其安裝在車尾,使之與車的行駛同步。就實際情況自制出來的各個孔之間的距離無法精確相等,但經過具體測量該光電碼盤,能保證行駛50 cm產生50個脈沖,于是采用其作為計算距離的基準單位。在直道區,可由該電路產生的脈沖數,計算出鐵片中心線至起跑線間的距離。


        此外,為了清楚直觀地觀察到各傳感器的工作狀態,電路中還專門為每個傳感器設計了工作指示燈,實時顯示每個傳感器的工作狀態。

        2.4 鍵盤輸入單元

        鍵盤輸入單元采用獨立式鍵盤,由2個按鍵組成,其中一個為啟動鍵,另一個為顯示切換鍵,當機器人行走完全程后,按下該鍵,將顯示整個行走過程的時間。
        2.5 顯示單元

        顯示單元由2個7段數碼管組成,為了減少整個系統的功耗,采用了由單片機軟件譯碼,動態顯示,實時顯示每個斷點到起點的距離以及整個運行過程的時間。

        2.6 聲光報警單元

        用555作為振蕩源,用單片機觸發振蕩源驅動電磁訊響器作為聲音指示器和1只發光二極管作為光指示裝置,從而組成聲光報警單元。

        2.7 電源單元

        本系統采用2套電源分別對電機和控制電路進行單獨供電。系統控制電路采用經7805穩壓后的輸出供電(5V),電機則采用4節AA電池來供電。

        3 系統的軟件設計

        該系統配套的軟件程序采用模塊結構,由C語言編寫完成。主要由初始化程序、偏道調整程序、偏離光源調整程序、聲光指示子程序、讀傳感器狀態、顯示程序、定時器0的中斷服務程序、定時器1的中斷服務程序、外部中斷0的服務程序、停車處理等模塊組成。系統的主體流程如圖6所示。


        4 結束語

        該機器人在認為設定的跑道上經過多次實驗,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其智能化程度還遠遠不夠。隨著人工智能和神經網絡技術的不斷研究和深入,的發展前景將會越來越廣闊。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权县| 张掖市| 错那县| 平昌县| 喀喇沁旗| 汶川县| 安多县| 东源县| 佛坪县| 民丰县| 武宣县| 苏州市| 凤翔县| 桑植县| 汉沽区| 冷水江市| 乌拉特前旗| 武陟县| 西盟| 当阳市| 奎屯市| 图们市| 平武县| 衡水市| 惠安县| 桑植县| 和林格尔县| 肇庆市| 杂多县| 黔南| 偏关县| 禹州市| 安阳县| 山东省| 枣阳市| 营山县| 崇阳县| 来凤县| 东乡县| 建昌县| 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