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ARM9內核Processor外部NANDFLASH的控制實現

        基于ARM9內核Processor外部NANDFLASH的控制實現

        作者: 時間:2012-11-05 來源:網絡 收藏

          NAND寫回速度快、芯片面積小,特別是大容量使其優勢明顯。頁是NAND中的基本存貯單元,一頁一般為512B(也有2kB每頁的largepage),多個頁面組成塊。不同存儲器內的塊內頁面數不盡相同,通常以16頁或32頁比較常見。塊容量計算公式比較簡單,就是頁面容量與塊內頁面數的乘積。根據FLASHMemory容量大小,不同存儲器中的塊、頁大小可能不同,塊內頁面數也不同。例如:8MB存儲器,頁大小常為512B、塊大小為8kB,塊內頁面數為16。而2MB的存儲器的頁大小為256B、塊大小為4kB,塊內頁面數也是16。NAND存儲器由多個塊串行排列組成。實際上,NAND型的FLASHMemory可認為是順序讀取的設備,他僅用8b的I/O端口就可以存取按頁為單位的數據。NAND在讀和擦寫文件、特別是連續的大文件時,速度相當快。

        2 與NORFLASH比較

          NOR的特點是可在芯片內執行,這樣程序應該可以直接在FLASH內存內運行,不必再把代碼讀到系統RAM中。NOR的傳輸效率很高,但寫入和讀出速度較低。而NAND結構能提供極高的單元密度,并且寫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是高數據存儲密度的最佳選擇。

          這兩種結構性能上的異同主要為:NOR的讀速度比NAND快;NAND的寫入速度比NOR快很多;NAND的擦除速度遠比NOR快;NAND的擦除單元更小,相應的擦除電路也更加簡單;NAND的實際應用方式要比NOR復雜得多;NOR可以直接使用,并在上面直接運行代碼,而NAND需要I/O接口,因此使用時需要驅動程序。

        3 NANDFLASH在系統中的控制

          在沒有NANDFLASH硬件接口的環境中,通過軟體控制CPU時序和硬件特殊接線方式實現仿真NANDFLASH接口,進而實現在嵌入式系統中脫離NANDFLASH專用硬件接口進行對NANDFLASH讀、寫、擦除等操作的實現方法。

        本方法主要工作在以下兩個方面:

          軟件方面:針對特殊硬件線路的軟體設計和嚴格的CPU時序控制;

          硬件方面:硬件的線路設計,利用NORFLASH專用硬件接口控制NANDFLASH。

          首先建立的開發平臺如圖1所示。

        IC72新聞中心

          本平臺使用Intel的PXA270,無內建NANDFLASHCONtroller,使用NORFLASHController控制NANDFLASH,具體的線路連接方式如圖2所示。

        IC72新聞中心

           NANDFLASH的I/O0~I/07引腳用于對FLASH發送操作命令和收發數據,ALE用于指示FLASH當前數據為地址信息,CLE用于指示當前數據為操作命令信息,當兩者都無效時,為數據信息。CE引腳用于FLASH片選。RE和WE分別為FLASH讀、寫控制,R/B指示FLASH命令是否已經完成。逭里選用的是CEdon'tcare的NANDFLASH。

        電機保護器相關文章:電機保護器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桓仁| 阿拉善右旗| 孟津县| 漯河市| 阳城县| 油尖旺区| 长沙市| 澎湖县| 饶阳县| 会昌县| 德江县| 赤峰市| 阿巴嘎旗| 池州市| 原阳县| 砀山县| 林西县| 大城县| 镇沅| 冕宁县| 山东省| 万荣县| 陇川县| 阳春市| 二连浩特市| 新昌县| 高尔夫| 隆昌县| 朝阳县| 光山县| 石林| 蓬莱市| 岫岩| 灌南县| 五指山市| 读书| 丹东市| 正蓝旗| 湘潭市|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