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μC/OS-Ⅱ在ARM7上移植方法的探討與實現

        基于μC/OS-Ⅱ在ARM7上移植方法的探討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2-11-30 來源:網絡 收藏

          osstarthighrdy()該函數首先調用鉤子函數ostaskswhook(),然后將osrunning標志位設置為真,表示任務開始執行,從而保證任務切換操作的正確執行,緊接著從具有最高優先級的任務控制塊中取得任務的堆棧指針,初始化堆棧指針寄存器sp,然后恢復其他的寄存器,開始執行最高優先級的任務。

          osctxsw()該函數在任務級任務切換函數中調用,首先保存處理器寄存器,將當前sp存入任務tcb中,載入就緒最高優先級任務的sp,從新任務的任務堆棧中恢復處理器所有寄存器的值,然后執行中斷返回指令。

          osintctxsw()該函數是在isr中執行任務切換功能,其原理基本上與任務級的切換相同,區別只是isr已經保存了cpu的寄存器,因此不要再進行類似的操作,只需對堆棧指針作相應的調整即可。

          ostickisr()該函數是系統時鐘節拍中斷服務函數,首先要保存處理器寄存器,接著調用osintenter()函數,以保證中斷嵌套層數不超過255層,如果滿足了該條件,則把堆棧指針保存到當前任務的任務控制塊tcb中,然后給產生中斷的設備清中斷,重新允許中斷,接下來調用ostimetick()來維持μc/os-ⅱ內部的定時以及調用osintexit()函數決定是否因為這個中斷服務程序的執行,使得更高優先級的任務就緒。

          4 μc/os-ⅱ的測試

          做完移植工作以后,就要測試移植是否正確,這其實是移植過程的最后一步,應該首先不加任何用代碼來測試移植好的μc/os-ⅱ,即應該首先測試內核自身的運行狀況,這樣做的目的是如果有些部分未能正常工作,那就是移植本身的問題,而不是應用代碼產生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移植的測試:

          首先,必須了解處理器所使用的編譯器系統,這個步驟取決于使用的編譯器,在這期間是無代碼的測試,其次,要驗證ostaskstkinit()和osstarthighrdy()函數,在os_cfg.h文件中設置os_task_stat_en為0,只讓一個空閑任務os_taskidle()運行,檢查是否出錯,然后需要驗證任務級切換osctxsw()函數,在測試任務tasktest()中加入ostimedly()函數,ostimedly()函數接著調用os_sched(),os_sched()調用匯編語言編寫的函數osctxsw()函數,如果是正確配置了swi,cpu就會開始執行osctxsw(),最后,需要驗證osintctxsw()和ostickisr()函數。

          當上述的這些測試步驟都成功后,可以嘗試運行一些具體的任務,按照由簡到繁的過程不斷使測試變得復雜,來進一步驗證內核的穩定性和系統性能。

          這里建立了一個簡單的led燈閃爍控制任務,其代碼如下:


          加載后,led燈閃爍控制正常,則測試成功,內核正常運轉,若測試出現問題,就要認真找出問題所在,不可忽略硬件的問題,還有編譯器等,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測試,如串口的測試等。

          5 結語

          以上所述為μc/os-ⅱ在arm7上移植的通用方法,但針對不同的處理器還需要作適當的修改,rtos是當今嵌入式應用的熱點,應用rtos,可以提高產品的可靠性,降低研發周期,其中μc/os-ⅱ具有很好的實時性和很小的代碼量,占用空間少,執行效率高,相對簡單,因此掌握μc/os-ⅱ的是相當重要的。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突泉县| 民勤县| 崇信县| 屯留县| 双鸭山市| 大英县| 永善县| 吴忠市| 贞丰县| 牟定县| 威海市| 鹤岗市| 元氏县| 自贡市| 滨海县| 石泉县| 四平市| 波密县| 兰溪市| 马公市| 桓台县| 饶阳县| 彩票| 北流市| 泾川县| 任丘市| 吴江市| 灌阳县| 麻江县| 民乐县| 石屏县| 织金县| 金阳县| 连州市| 湖北省| 滁州市| 娄烦县| 芦山县| 永丰县| 怀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