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ARM和DSP的地震加速度信號處理系統

        基于ARM和DSP的地震加速度信號處理系統

        作者: 時間:2013-01-04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作為嵌入式技術應用在地震中,能很好地滿足計對實時性、高精度以及網絡化的要求,因此,利用光線傳感基于 雙核微處理器的嵌入式系統設計方案,一方面發揮DSP的快速信號處理能力,且能進行小數運算,提高運算精度,完成已調信號的解調和頻譜分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豐富的片上系統資源,能實現解調信號及其頻譜信息的網絡傳輸和顯示,該方案僅通過改變軟件無需重構電路就能方便快捷地實現系統升級。

          1 系統構成及工作原理

          計由傳感探頭、光電轉換及構成。傳感探頭由采用基于3x3耦合的光纖M—z干涉儀和相關機械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干涉儀的輸入端是一只2x2耦合器,輸出端是一只3x3耦合器,被測信號加在干涉儀的傳感臂上。


          干涉儀的兩臂光纖分別纏繞在傳感頭中的上下兩個力臂圓筒上,當外部施加振動時,簡諧振子施加給信號臂光纖一個縱向的應力,光纖的長度產生變化±△L (應變效應)、光纖芯的直徑d產生變化±△d(泊松效應)、纖芯折射率n產生變化±△n(光彈效應),這些變化將導致光纖中光波的相位發生變化。泊松效應相對應變效應和光彈效應造成的相位變化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計,從而即完成加速度信號對光信號的相位調制。參考臂和信號臂在3x3耦合器內發生十涉,將相位變化轉換成光強變化,輸出的光強信號經PIN轉換為電流信號,輸出給,能進行地震加速度信號的解調、頻譜分析顯示及網絡傳輸控制等。

          2 信號解調原理

          對傳感系統中的簡諧振子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光波相位變化 Φ(t)與簡諧振子感受的加速度a(t)有如下關系。


          式中,E為光纖的楊氏模量;A為光纖的橫截面積;為彈簧片剛度系數:為有效光纖長度;m為簡諧振子質量。從(1)式可以看出被測加速度與光相位變化呈線性關系。

          在3x3耦合對稱情況下,從干涉儀輸出的3路電流信號,經I,v變換電路和放大電路后的輸出為:


          式中,C 、B ( i=1,2,3)分別為3路輸出的直流分量和交流增益;為被測信號引起的光相位差。從(2)中解出Φ(t),再結合(1)式就可以得到加速度信號。求解Φ(t)的算法框圖如圖2所示。


          解調輸出信號:


          結合式(1)和式(3)即可求出加速度a(t)。

        干涉儀相關文章:干涉儀原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环江| 黄冈市| 黎城县| 凌海市| 连山| 临桂县| 武冈市| 淮安市| 富裕县| 临沧市| 长治县| 富顺县| 孟连| 乌什县| 清水河县| 大田县| 遂宁市| 皋兰县| 廊坊市| 通榆县| 东平县| 启东市| 三原县| 特克斯县| 上虞市| 离岛区| 洪湖市| 新营市| 马龙县| 马鞍山市| 西安市| 全南县| 峨眉山市| 顺昌县| 南昌市| 英山县| 蓬安县| 拜城县| 康乐县| 侯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