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單片機,你知多少?
目前大量的中、低端嵌入式應用,主要使用8/16位單片機。在國內,由于歷史的原因,主要是以MCS51核為主的許多不同型號單片機,主要廠商有Atmel、Philips、Winbond、宏晶等。還有一些近幾年發展較快的新型單片機,如PIC、AVR、MSP430系列等。這些單片機各有特點,但從目前的發展角度來看,單片機針對特定應用領域的個性化發展愈發明顯。
1、軟件方面
這應該是最大的區別了。引入了操作系統。為什么引入操作系統?有什么好處?
1)方便。主要體現在后期的開發,即在操作系統上直接開發應用程序。不像單片機一樣一切都要重新寫。前期的操作系統移植工作,還是要專業人士來做。
2)安全。這是LINUX的一個特點。LINUX的內核與用戶空間的內存管理分開,不會因為用戶的單個程序錯誤而引起系統死掉。這在單片機的軟件開發中沒見到過。
3)高效。引入進程的管理調度系統,使系統運行更加高效。在傳統的單片機開發中大多是基于中斷的前后臺技術,對多任務的管理有局限性。
2、硬件方面
現在的8位單片機技術硬件發展的也非常得快,也出現了許多功能非常強大的單片機。但是與32ARM相比還是有些差距吧。
ARM芯片大多把SDRAM,LCD等控制器集成到片子當中。在8位機,大多要進行外擴。
總的來說,單片機是個微控制器,ARM顯然已經是個微處理器了。
引入嵌入式操作系統之后,可以實現許多單片機系統不能完成的功能。比如:嵌入式web服務器,java虛擬機等。也就是說,有很多免費的資源可以利用,上述兩種服務就是例子。如果在單片機上開發這些功能可以想象其中的難度。
ARM處理器的優勢詳解
對于如今大量出現的32位嵌入式應用,以筆者之見,ARM處理器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高性能、低功耗、低價格
把ARM處理器的性能拿來和一些著名的通用處理器(如Pentium)相比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各自針對的應用需求是不同的。Pentium處理器采用多條指令流水線的超標量結構,追求通用應用目標下的超強性能,功耗大,可以用散熱器加風扇散熱。ARM針對嵌入式應用,在滿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最低的功率消耗。ARM結構的優點是能兼顧到性能、功耗、代碼密度、價格等幾個方面,而且做得比較均衡。在性能/功耗比(MIPS/W)方面,ARM處理器具有業界領先的性能。基于ARM核的芯片價格也很低,目前ARM CortexM的芯片價格可低至10元人民幣左右。
豐富的可選擇芯片
ARM只是一個核,ARM公司自己不生產芯片,采用授權方式給半導體生產商。目前,全球幾乎所有的半導體廠家都向ARM公司購買了各種ARM核,配上多種不同的控制器(如LCD控制器、SDRAM控制器、DMA控制器等)和外設、接口,生產各種基于ARM核的芯片。目前,基于ARM核的各種處理器型號有好幾百種,在國內市場上,常見的有ST、TI、NXP、Atmel、Samsung、OKI、Sharp、Hynix、Crystal等廠家的芯片。用戶可以根據各自的應用需求,從性能、功能等方面考察,在許多具體型號中選擇最合適的芯片來設計自己的應用系統。由于ARM核采用向上兼容的指令系統,用戶開發的軟件可以非常方便地移植到更高的ARM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