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抄表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智能抄表系統目前主要有:有線通訊技術和電力載波通訊技術。有線通訊技術作為傳統方法,以其穩定性占有優勢。但有線通訊鋪線工程浩大,而且容易被人為損壞,同時居民樓已建成,再在墻壁表面拉線,居民難以接受。電力載波通訊技術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他利用現有交流電源線作為通訊線路,省去了不切實際的鋪線工程,優勢明顯。同時智能抄表系統還適用于水表、煤氣表等家用生活表。
1 系統的硬件基本構成和原理
基于電力載波通訊的智能抄表系統是指:由主站通過電力線載波通訊信道將多個電能表電能量的記錄值(窗口值)的信息集中抄讀的系統。
1 系統的構成
圖1主要是由載波電表(裝有采集用戶電能表電量信息的采集終端或采集模塊)、集中器(根據上位機指令,控制該線路內所有電表示數的收發)、信道(一般用PSTN公共電話網)和上位機(如社區抄控中心主要是抄表管理系統)等設備組成。
1.2 系統工作原理
計算機根據設計的指令,通過社區抄控中心與集中器通信連接,根據抄控中心軟件與集中器的通信協議,由社區抄控中心控制集中器的程序,集中器根據中器內的各種電路工作,把應發送和接收的指令通過電力線與各載波表通訊,接收電表計量的各種數據。各個載波表又同時接受集中器的設定程序,互相傳遞信息或委托某個載波表把信息轉送集中器。在整個過程中,他受集中器設置的程序執行功能控制,形成一個智能化自適應中繼通信系統。
但是在電力線傳輸的過程中存在開關電源、變頻電機和其他的一些通訊設備產生的各種噪音和信號衰減,由此引發的各種干擾,使得載波通訊系統通訊的成功率大大降低,阻礙了智能抄表系統的發展。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將在本系統中的集中器和載波電表中安裝KQ-100E的載波通訊收發模塊,他是一個功能強大的MODEM,具有良好的信噪比,減少干擾,提高傳輸距離,大大優化了傳統上的抄表系統。
1.3 KQ-100E模塊具體的性能指標
(1)收發模塊微機控制端由RX、TX、R/T三個端口構成,全是TTL電平。
(2)+5 V端接入+5 V±5%的直流電源;VAA端為發送功率電源,可用直流不穩壓電源,發送時電流300 mA(不發送時為0 mA),VAA可在9~15 V之間選定;2個AC端可以直接接市電的火線和零線,也可以接火線和地線;而在遠距離戶外通信時可采用火 線和零線通訊方式。
(3)KQ-100E可以與單片機進行串行通訊,也可以通過RS232串行口與微機之間進行串行通訊。過零載波模塊與微機接口采用1 200 B/S通信,串行異步10位方式,1個起始位,8個數據位,1個停止位。
(4)采用FSK過零載波通訊方式,試驗證明在一個10 kV變壓器臺區內,任何時候都可以100%成功通信。由于KQ-100E為過零點傳送模塊,因此只有在同相電力線上才能夠正確傳送數據。但我國都采用三相電源供電。因此,在集中器必須有三相電源,并能保證集中器三相都能傳送數據,具體的步驟如下:在集中器內采用三個模塊分別接A,B,C三相,而后在單片機控制時采用CD4053進行多個PTT,RX,TX等信號切換,這樣做成本高,體積大,但不存在干擾及切換壽命等問題。具體參考如圖2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