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時序圖、活動圖、狀態圖、協作圖的區別

        時序圖、活動圖、狀態圖、協作圖的區別

        作者: 時間:2013-06-08 來源:網絡 收藏

        用于描述對象之間的傳遞消息的時間順序, 即用例中的行為順序.

        當執行一個用例時, 中的每條消息對應了一個類操作或者引起轉換的觸發事件.

        在 UML 中, 時序圖表示為一個二維的關系圖, 其中, 縱軸是時間軸, 時間延豎線向下延伸. 橫軸代表在協作中各個獨立的對象. 當對象存在時, 生命線用一條虛線表示, 消息用從一個對象的生命線到另一個對象的生命線的箭頭表示. 箭頭以時間的順序在圖中上下排列.

        ATM 用戶成功登陸的時序圖

        時序圖中的基本概念

        時序圖、活動圖、狀態圖、協作圖的區別

        對象: 時序圖中對象使用矩形表示, 并且對象名稱下有下劃線. 將對象置于時序圖的頂部說明在交互開始時對象就已經存在了. 如果對象的位置不在頂部, 表示對象是在交互的過程中被創建的.

        生命線: 生命線是一條垂直的虛線. 表示時序圖中的對象在一段生命周期內存在. 每個對象底部中心的位置都帶有生命線.

        消息: 兩個對象之間的單路通信. 從發送方指向接收方. 在時序圖中很少使用返回消息.

        激活: 時序圖可以描述對象的激活和鈍化. 激活表示該對象被占用以完成某個任務. 鈍化指對象處于空閑狀態, 等待消息. 在 UML 中, 對象激活時將對象的生命線拓寬為矩形來表示的. 矩形稱為計劃條或控制期. 對象就是在激活條的頂部被激活的. 對象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被鈍化.

        對象的創建和銷毀: 在時序圖中, 對象的默認位置是在圖的頂部. 這說明對象在交互開始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如果對象是在交互過程中創建的, 那么就應該將對象放到中間部分. 如果要撤銷一個對象, 在其生命線終止點處放置 “ X” 符號.

        練習:孫中山的……

        時序圖、活動圖、狀態圖、協作圖的區別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鄄城县| 和田县| 垣曲县| 新民市| 通州市| 云阳县| 延吉市| 那坡县| 酒泉市| 九龙城区| 乐清市| 湖南省| 喀喇沁旗| 鄂尔多斯市| 渭源县| 炉霍县| 龙陵县| 汝阳县| 上饶县| 金山区| 商南县| 封开县| 锡林浩特市| 博湖县| 丰城市| 台东县| 湖北省| 峨边| 长乐市| 双柏县| 东乌珠穆沁旗| 江川县| 永年县| 洪湖市| 定结县| 玛曲县| 泾阳县| 靖边县| 镇巴县| 盐亭县|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