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11的野外WSN基站設計與開發
圖3 所示是所采集的數據縮略圖,其中讀取的位置為開發板上外插的SD 卡,從圖中左側可以得到所發文本和多媒體文件的信息.然后開始發送.
在接收端,首先觀察終端手機接收情況,圖4 所示是終端手機短信圖.可見,其成功收到基站發送來的8 條短信,并正確接收到了短信內容,得到該地溫濕度值,時延為30~50 s.圖5所示是觀察到的郵件接收情況,同樣也成功接收到8 封郵件,從中選取一封郵件閱讀的圖像如圖6 所示.可見,圖片信息完整,以郵件附件的形式發送得到,郵件正文為當地的坐標值,與預期結果一致,時延為40~60 s.最后,得到如圖7 所示的發送日志.
從這次發送的發送日志,可以清晰地得到這次發送成功與否的告知.
4 結語
本文講述了將2G 網絡和3G 網絡融合在ARM-11 開發板上組成一個基站,然后通過節點采集野外的溫.濕度.光照和圖片等信息,傳輸至中繼基站,進而傳遞至終端.該方法可降低野外的惡劣環境對數據傳輸的影響,增加數據的可靠性,減少因過多重發帶來的效率不高的問題.同時,對于不同類型數據采取自適應傳輸,也大大提高了數據的傳輸,從而達到對有限的網絡資源進行充分利用的目的.此外,本方法也能夠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定位,同時又利于決策者對數據的了解掌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