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fi的電子看板的語音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電子看板是看板管理和以計算機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相結合的一和管理工具。最初是豐田汽車公司于20世紀50年代從超級市場的運行機制中得到啟示,作為一種生產、運送指令的傳遞工具而被創造出來的。
傳統的管理看板放在生產線上,實時顯示生產線相關信息一目標產量、實際產量、合格率等。通過看板,管理者、生產者只要通過看板所表示的信息,就可知道流水線的各項生產情況。管理者根據生產現場的情況反映,對下線進行整個生產調度和協調發布指令的系統。指令越是及時,越有針對性,那么其生產線每個環節的配合就更加默契,更有效率。筆者給出一種新型電子看板,除了傳統看板功能外,增加了刷卡認證、視頻監控、語音通話功能。
1 系統構成
系統構成如圖1所示。
圖1 看板系統
匯總看板PC機,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數據庫。分布在各個工作組的電子看板硬件采用了以ARM2440為CPU的開發板。主頻400 MHz,軟件為linux操作系統。開發板上帶有128 M ram、64M Flash、聲卡、usbhost、串口等接口。
嵌入式系統構成參見圖2所示。
圖2 嵌入式開發板硬件結構圖
無線網卡采用了rt3070無線網卡接入:USB接口。攝像頭為USB接口。嵌入式系統帶有聲卡、串口等接口。其中串口和IC卡讀卡器相連,獲取IC卡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送到上位機,通過數據庫信息認證并記錄相應時間。
各個組根據距離遠近布置無線網絡。如圖3所示,實線部分為工廠有線網絡,虛線部分為無線網絡。
圖3 網絡布線圖
下位機采集現場數據、視頻實時向匯總看板傳輸,并可以通過聲卡傳送實時聲音數據。
2 上位機程序設計
語音傳輸采用單聲道,16位,8 000 Hz采樣頻率,每秒采集數據16 k.上位機程序使用delphi編寫,調用windowsAPI-WaveInOpen函數打開設備。并設置:
調用waveInAddBuffer獲取聲音數據,得到的聲音數據采用自適應差分脈沖編碼調制。該算法中對量化步長的調整使用了簡單的映射方法,對于一個輸入的PCM值X(n),將其與前一時刻的X(n-1)預測值做差值得到d(n),然后根據當前的量化步長對d(n)進行編碼,再用此sample點的編碼值調整量化步長,同時還要得到當前sample點的預測值供下一sample點編碼使用。通過此算法可將樣點編碼成4bit的碼流,一個符號位和3個幅度位。該算法編解碼簡單只進行相減、查表運算。對CPU要求不高。
相關推薦
-
star800 | 2007-10-10
-
-
-
-
zhuwei0710 | 2013-02-04
-
-
dun900 | 2011-07-11
-
lantu | 2008-04-22
-
zhuwei0710 | 2013-03-29
-
-
-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