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在手持式RFID讀寫器中的網絡接口設計
FRAME 為幀周期信號,由當前主設備驅動,表示一次訪問的開始和持續時間。IRDY 為主設備準備好信號。
TRDY 為從設備準備好信號。C /BE 為總線命令和字節使能復用信號。地址期是總線命令,數據期是字節使能。IDSEL 為初始化設備選擇信號。在參數配置讀寫傳輸期間,用作片選。對于只有一個PCI 設備的情況,它可以總接高電平。RST 為復位信號。CLK 為系統時鐘信號,頻率范圍DC ~ 33 MHz.以上信號都在CLK 的上升沿有效。INTA 為中斷請求信號,RTL8139數據準備好后可以用來向主控制器發出中斷。
DEVSEL 為設備選擇信號,表明驅動它的設備已成當前訪問的設備,由于系統中,RTL8139 是單一的PCI 設備,因此該信號可以不用。
2 網絡接口軟件結構
RFID 讀寫器系統網絡接口軟件主要包括硬件設備驅動程序、TCP /IP 協議棧、應用協議和其他用戶應用程序。網絡接口軟件的流程如圖3 所示。
圖3 網絡接口軟件流程圖。
其中應用協議和其他用戶應用程序將在二次開發時根據RFID 讀寫器的具體功能要求進行設計,這里主要介紹硬件設備驅動程序、TCP /IP 協議棧的實現方法。
2. 1 硬件設備驅動程序
硬件設備驅動是將PCI 接口當作單片機的外部存儲器看待,單片機以讀寫外部存儲器的時序對PCI 接口進行讀寫,再由PCI 接口將這種讀寫操作時序轉換成PCI 時序對以太網控制器進行操作。主要包括3 個部分,網絡初始化,發送控制和接收控制。主要完成對CR,TCR,RCR IMR ISR,RBSTART,MAR 等寄存器操作。
發送控制過程在網絡中,幀傳輸的過程是發送方將待發送的數據按幀格式要求封裝成幀,然后同過網卡發送到網絡的傳輸線上。發送程序框圖如圖4所示。
圖4 RTL8139 數據發送流程圖。
接收控制過程分成2 步,第1 步是根據哈稀算法判斷數據包是否是本地的數據包,如果是則接收放入FIFO,如果FIFO 里的數據包達到了RCR 寄存器預先設定閾值,把數據報放入RX_BUFF.第2 步主機程序將RX_BUFF 里的數據讀取到內存進行處理。
2. 2 TCP /IP 協議棧
如圖5 所示,以太網控制器提供了邏輯鏈路層協議,TCP /IP 協議棧則通過底層的硬件設備驅動程序來接收和發送數據,對接收到的以太幀數據進行協議的分析,并給其上層應用提供一些簡單、易用的函數。
圖5 RTL8139 數據接收流程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