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3年 LED照明行業的那些事兒
競爭的不斷加劇,市場的高速發展,催熟了LED照明行業的發酵,淘汰賽、價格戰不斷的繼續。回顧2013年LED照明發生了哪些大事呢?小編進行了歸納和整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15685.htmLED價格
燈泡價格戰CREE帶頭沖鋒陷陣
全球禁用白熾燈泡政策已陸續登場,美國禁止販售白熾燈泡策略將為2014年照明產業揭開序幕,對LED照明產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大新年禮物。過去,LED照明產品的高單價一直是消費者采用意愿無法快速拉升的障礙,這個情況也在2013年出現轉變。由LED大廠CREE先發制人的推出大砍價LED燈泡,為LED燈泡價格戰揭開序幕。
LED背光產品以主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與電視背光市場。不過,LED照明產品原本在價格大幅高于傳統白熾燈與節能燈的情況下,導入家用照明市場也碰到不少困難,此外,LED照明產品價格在過去幾年間逐步下降,LED燈泡的平均售價仍約落在20美元,這個價位對于部分消費者而言也不是最具吸引力的產品。相較于2009年單顆要價70美元,跌至20美元的均價已算是跌幅不小,不過,要與過去傳統熒光燈僅要50美分相比,LED燈泡的價格優勢確實較少。
價格戰開打CREE低于10美元燈泡震撼業界
2013年第一季,當市場仍對于LED燈泡何時來到甜蜜點還爭論不休時,CREE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出售價9.97美元,取代40W的LED燈泡,此舉震撼業界,也為LED燈泡價格戰奏響序曲。CREE祭出的低價策略也讓消費者將傳統燈泡替換為LED燈的意愿大幅提升。
飛利浦打響價格戰LED燈泡降價20%
這場LED燈泡價格大戰持續在2013年全年蔓延,國際照明大廠也難以置身事外,飛利浦(Philips)也在臺灣市場推出新一代降價版燈泡,其入門款7瓦LED燈泡399元(新臺幣,下同),相較于飛利浦2012年入門款6瓦LED燈泡要價499元,2013年入門款價格足足降價2成。
億光跟進價格戰誓言不設停損點
隨著國際照明大廠都在2013年大砍LED燈泡價格,主打自有品牌EVERLIGHT的億光也不惶多讓,搶在飛利浦推降價新版燈泡后,緊接著推出促銷包999元,單價相當于下降33%,億光董事長葉寅夫不諱言,2013年LED照明全球布局,就是跟著價格戰殺下去,億光不設停損點。
年底價格戰不停歇Walmart大杠CREE
價格戰2013年的發展越演越烈,在國際照明大廠紛紛投入降價戰的同時,通路業者也摩拳擦掌搶進這個戰役。美國零售業巨擘Walmart在2013年10月宣布旗下LED球泡燈自有品牌GreatValue,取代傳統60瓦的LED球泡燈最低報價降至8.88美元。而年初率先打響價格戰的CREE也不甘示弱,再度公布旗下球泡燈通過ENERGYSTAR(美國能源之星)認證,燈泡價格將有補貼價挹注,再度出現殺盤價。
中國政策走向過度補貼能否改善成焦點
中國政府近幾年來積極借由補貼政策扶植產業,這筆為數不小的補助款項牽動全球LED產業的供需態勢。政策的走向既可以成功讓產業蓬勃發展,卻也可能阻礙產業發展。LEDinside部門主管儲于超指出,中國的補貼政策是想扶植廠商,然受到中央與地方都想創稅收影響,出現重復補助與過度泛濫的狀況。
中國補貼政策導致LED產業供需失衡
中國已成為全球LED制造大本營,LED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功勞則要歸功于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談到中國補貼政策,儲于超指出,中國每個地方補貼政策不同,補助方法也不同。相較于歐美日的補貼重心則放在消費者上,中國施行補貼政策主要是想扶植廠商。此外,中國補助失控的原因在于,中央與地方都想創造稅收,因而出現重復補助與過度泛濫的現象。
從2013年多家中國LED廠商撐不下去而造成多起跑路門的狀況來看,不難看出市場供需失衡,以及少了補貼支撐所造成的影響,這個狀況在中國小型與中型LED廠特別顯著。根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廣州與南部區域有超過100家LED公司在2013年申請破產,主要原因就在于中資銀行對于LED與太陽能產業資金借貸砍卡,以及中國政府對于機臺補助力道的縮減。
《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出爐扶植LED產業方向明確
2012年LED產業已受到中國補貼政策沖擊,但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似乎尚未出現停止跡象。2013年2月17日,中國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國家質檢總局6大部委聯合發布《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中國政府扶植LED產業的力道不容小覷。
綜觀這項在2013年新出爐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主要目標分為三項,其一,節能減排效果更加明顯,市場占比逐步擴大。目標到2015年,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全部淘汰,白熾燈的市占率將降到10%以下;節能燈等傳統高效照明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產品市場占有率達20%以上。
其二,產業規模穩步增長,重點企業實力增強。LED照明節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左右,2015年達到人民幣4500億元,其中,LED照明應用產品人民幣1800億元。第三則是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標準檢測認證體系進一步完善,內容為LED晶圓國產化率80%以上,矽基LED晶圓取得重要突破。核心器件的發光效率與應用產品的質量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大型MOCVD裝備、關鍵原材料實現國產化,檢測設備國產化率達70%以上。建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發、檢測平臺和標準、認證體系。
除了由中央主導推行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以外,2013年仍有像是東莞地方政府祭出LED產業發展實施辦法,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就在2013年5月27日審議藉由《東莞市促進LED產業發展實施辦法》,在LED重大成果轉化項目,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等多個方面都明確了資助措施。其中,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LED產業化項目首期投資建設,最高可獲政府70%的貸款貼息,期限為3-5年。
不過,過去中國中央政府與地方補貼的不同步與過度補貼,造成產業供過于求與其他結構問題,中國地方政府2013年出現縮減補貼動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國LED產業重鎮深圳市在2013年3月以《政府公報》形式廢止《關于印發深圳市LED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5年)的通知》。這項舉措也讓外界解讀為,補貼造成的產能過剩確實沖擊當地LED廠商營運,因而,廢止這項規劃可能就是為了讓產業回歸市場機制、讓企業能自主健康發展。
LED節能產品補助不遺余力
中國補貼LED廠商力道是否將持續或是減弱,仍是業界密切關注焦點。不過,可以觀察到的是,2013年中國對于節能產品的補助力道并未縮減,包括中國財政部在2013年初公告的“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中就加入LED路燈與隧道燈、LED筒燈、反射型自整流LED三種產品。
此外,深圳市在2013年8月組織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深圳市公共機構“十二五”節能工作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將全面推廣LED照明燈具使用。市場解讀,此舉猶如一劑強心針,為LED行業注入了新鮮正能量。
歐美2013年的LED政策是否設下藩籬?
我們在先前的文章中點出:中國LED產業因當地政府與中央政府的資金重疊而產生過度補助的問題。相較于中國政府對LED廠商的豐厚挹注,歐美等地較重視建立新的能源效率標準,而部分中國媒體視此為技術藩籬。在本文中,我們將檢視這個觀點是否正確。
歐盟進一步提升LED標準
2013年九月四日,一則中國行業研究網報導指出,在2012至2013年間,歐盟與美國的政策側重于設立新能源標準,增加了中國LED廠商的生產成本,此舉其實提高了技術藩籬。報導指出,歐盟的RAPEX(快速預警系統)在2013年前半年間共通報十九項有安全疑慮的中國LED產品,同時點出新標準會加深中國LED廠商的出口風險,并增加產品成本。
然而,報導內容略顯言過其實。歐盟RAPEX在2013年間其實只提列十一項有安全疑慮的中國LED商品,這些商品據報都有潛在的漏電、起火與電磁干擾問題。被禁止出口到歐洲的產品多由中小企業生產,只有兩項品牌不明。雖然中國生產的LED產品短期內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但受制產品對產業整體而言沖擊不大。舉例來說,有失火危險性的產品多數是一般消費者平時不會購買的圣誕節裝飾燈;其次,如國行業研究網所報導的,核心技術進展有助防止中國廠商產品遭下架。(請見以下表格)
位于中國深圳的LED大廠也能免于可能的外銷損失。根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ChinaExport&CreditInsuranceCorporation,CECIC)所整理的統計數據,2013年九月,深圳一千八百家LED廠商中,有227家獲得外銷損失的保險理賠,而其中多數公司都是LED產業的中流砥柱。在2013年前八個月間發生的四十五起外銷損失事件中,總計七百八十四萬美元的賠償請求,共核可了四百一十九萬美元。中國出口到美國與歐盟的LED產品的出口風險名列各出口地區第一,而深圳的LED廠商產量占全中國三分之一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