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光伏業發展前景光明 路途波折起伏

        光伏業發展前景光明 路途波折起伏

        作者: 時間:2013-12-31 來源:中國聯合商報 收藏

          年末電站搶裝過后,明年分布式項目將強勢啟動,全年國內安裝總量有望達到12GW,同時海外需求也將繼續維持增長,行業基本面大趨勢繼續向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15011.htm

          中國市場前途光明,路途注定波折起伏,只要行業不在發電成本上繼續下功夫,發電的未來或許沒有想象中的美好。若想光伏發電真正能夠暴發,需以行業和市場為主導,長期看政府反而有心無力。

          裝機量穩步增長

          2013年上半年全球光伏需求已達到15GW,其中60%以上需求來自四個國家:德國、中國、日本和美國。在中國、日本需求快速增長帶動下,三季度全球光伏需求進一步攀升,單季需求達到了9GW,四季度以來需求持續旺盛,單季需求有望達到10~12GW,全年全球的裝機容量有望達到35~36GW,同比增長約20%。預計2014年全球的裝機容量有望實現15%~20%的增長,達到40GW以上。未來隨著成本的繼續下降和轉化效率的提升,平價時代必將來臨,行業的需求有望再次出現爆發性增長。

          前兩年在國內產能過剩、海外“雙反”等重壓下,國內光伏行業每況愈下,經歷寒冬,但今年以來在需求以及政策帶動下,光伏行業正逐步復蘇。光伏作為國家戰略性行業,未來清潔能源最重要的方向,國家各部委去年以來陸續出臺眾多支持政策。

          目前國內支持光伏政策已基本齊備,之前阻礙光伏項目發展的一系列問題諸如“上網電站補貼金額及年限”,“并網及電網收購所發電量”、“補貼發放主體及時限”、“可再生能源基金規模”、“分布式項目管理辦法”等等均已在政策層面妥善安排,接下來主要看具體細則的實施情況。

          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市場主要以大型電站“搶裝”為主,由于2013年底之前建成的電站項目仍將維持1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下半年以來,國內大型電站顯現搶裝潮,西部地區電站對于下游組件、逆變器等需求十分旺盛,目前國內光伏制造企業的開工率普遍較高。短期搶裝有助于行業進一步鞏固復蘇態勢,行業優質企業的盈利下半年以來持續改善,奠定未來進一步發展的良好基礎。

          今年我國光伏裝機量將達到創紀錄的9GW左右,明年在大型電站持續增長、分布式項目爆發式增長帶動下,我國光伏裝機有望達到約12GW,繼續維持高速增長態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光伏行業自身仍存在不少根源性問題亟待解決。

          產能過剩矛盾仍然突出

          歐盟近日正式發布中國光伏反傾銷與反補貼案終裁公告,八成國內光伏企業免于被征“雙反”重稅。

          受訪專家表示,雖然歐盟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雙反大棒”暫放,但中國光伏行業產能過剩矛盾仍然嚴重,產業內部技術和市場嚴重依賴國外,加之政策影響下產生沖動性重復投資,導致產業大而不強、生而不長。

          “盡管產業發展外部環境不斷改善,業界對于中國光伏行業回暖預期樂觀,但從目前中國光伏整個產業鏈來看,無論是上游制造業還是下游電站開發,產能過剩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德勤中國清潔技術行業主管合伙人金凌云說。

          近日,德勤發布《2013中國清潔技術行業調查報告》稱,由于此前嚴重的過剩局面一直未能根本改觀,2013年中國整個光伏產業鏈產能過剩仍很嚴重。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以來,國內光伏業產能達40GW,實際出貨量僅11.5GW,這意味著結構性產能過剩狀況依然明顯。

          從下游電站開發來看,目前電站建設坐享如電價補貼和增值稅減半等一系列直接財稅利好,投資收益率能維持10%以上水平,導致電站開發進入了井噴階段。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披露的達成意向、簽約以及正在開發建設的光伏項目達到130GW,甚至比國家新擬定的到2015年裝機達35GW的“十二五”目標還要多出3倍之多,潛在產能過剩問題已不容忽視。

          光伏市場的不確定性

          全球光伏市場的增長其實就是中美日三大光伏市場的增長,2014年日本市場已經充滿不確定性,前途未卜,很可能會因為政策下調和并網問題而出現斷崖;歐洲市場預計和今年持平,保持在8~10GW的水平上;中國市場2014年既定12GW的裝機量還會占據全球1/3的份額。中國光伏產業由過去完全依賴歐洲演變成了仰仗國內市場,其實風險仍較大。不過,光伏企業內心存在一種僥幸,認為中國政府不會對巨大的產能坐視不管而降低光伏裝機量,哪怕徹底違背市場規律,這也是所有人對光伏產業看好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中國市場和國外一樣都是典型的政策市,所面臨的財政補貼壓力越來越大,并網問題也非常突出。

          國家一面限制大型地面電站裝機量,一面強力啟動分布式光伏市場,分布式能否擔負重任其實是未知數,需要時間來驗證。畢竟對分布式市場來講,不是政府規劃建設多少,而是取決于企業是否愿意建,是否敢建,所以市場不確定性仍很高。

          電網利益受忽視

          中國光伏市場總的裝機量已經突破10GW,今后5~10年每年的光伏裝機量都會超過10GW,早已經不再是發電市場中的“貴族”,不能再幻想享受電網企業的免費服務。如果把光伏發電量看作成一個商品,則檢驗商品競爭力的根本是看最終售價,這種售價包括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這里的流通成本顯然就是指電網企業所獲得的利益。

          光伏行業現在去衡量自身競爭力老是把光伏發電的生產成本和居民或企業的用電價格(最終成本)相比較,這種比較其實是沒有道理的,也是“心虛”的表現。同時,就算光伏發電完全變為分布式,也離不開電網企業的大力支持,因為光伏發電沒有解決儲能問題,也不能保證每天發電量恒定,離網模式根本行不通。無論何種形式都需要電網企業大力支持。

          最近新出臺的各項政策都非常利好于光伏發電企業,忽視電網企業利益,這種模式肯定不會長久。

          企業業績波動性大

          2014年中國光伏企業繼續仰仗國內光伏市場,而國內光伏市場的季度性需求波動非常大,相應的企業業績也會出現忽上忽下的狀態,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或者引發大量代工、貼牌生產的現象出現,這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波動性根由是政策造成的“搶裝”,對產品生產質量、電站建設質量都帶來負面影響,也顯示出整個行業存在的投機性,值得警惕。

          如此,中國光伏市場雖然前途光明,但路途注定波折起伏。若想光伏發電真正能夠暴發,依賴政府行不通,還得行業和市場說了算。

        光伏發電相關文章:光伏發電原理


        關鍵詞: 光伏 太陽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西市| 宣城市| 虹口区| 南雄市| 景德镇市| 新河县| 正镶白旗| 穆棱市| 光泽县| 淄博市| 寿光市| 芒康县| 墨竹工卡县| 肥乡县| 安国市| 保山市| 阿坝县| 宁陵县| 霍山县| 新晃| 保康县| 宁海县| 和田县| 梁平县| 本溪市| 富顺县| 林州市| 温泉县| 金山区| 兴义市| 山阳县| 虹口区| 崇明县| 濮阳县| 项城市| 潍坊市| 武宁县| 乐清市| 孟连| 乌鲁木齐县| 额敏县|